“他這是在幹什麼?”
“就是,這個時侯往外面逃,應該還有一點機會吧……”
看到餘浪突然停下,所有人都有些不解。
在大家看來,以餘浪的實力,要想解決這場災難,也許還力有不逮。
但如果只是逃跑的話,希望還是很大的。
畢竟,在大家看來,他也不需要堅持太久,只要等到宗師趕到,所有問題,都將會迎刃而解。
以文道體系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做到這一點,肯定還是不難的。
只不過,就在這時,大家突然發現,在餘浪的身上,突然爆發出了氣息。
在這道氣息的加持下,他整個人都變得有些凜然起來。
而在這股氣息的壓制下,城中的倀鬼,居然真的真的停下來了。
而看到這一幕,其他人的反應也不慢。
“是《正氣歌》,大家快一起施展……”
要知道,在這座遺蹟中,擁有文道修為的人還是不少的。
只不過,能進這座遺蹟的,大部份都是有武道修為在身,大家平時,也更習慣使用武功罷了。
但無論如何,這些擁有文道修為的文士,都肯定是掌握了這首正氣歌的。
此刻,隨著大家一起施展這首戰詩,現場的的文氣星光,瞬間轉變成了另一種氣息。
而這種氣息,也正是亞聖孟子所說過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這首《正氣歌》,大家實在太熟悉了。
據說,在南宋末年,神州陸沉之際,文天祥兵敗被俘後,在監獄中作出了這首詩。
當時,靈氣還沒有復甦,文天祥也只是一文弱書生。
在兵敗後,被關到了監牢中。
而監牢這種環境,本身就是各種瘟氣病氣橫行,當時也有許多人在監牢中染病了。
可文天祥一介書生,卻在這樣的環境中呆了兩年,而且,還沒有得過任何病。
他所依靠的,也就是這種浩然之氣。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這是天地間最博大剛正的凜然正氣。
在這樣的凜然正氣面前,其他所有氣息,都無法匹敵……
這首《正氣歌》,實在是施展這種浩然之氣的最強戰詩。
實際上,在餘浪的寫過的這本《儒道至聖》和《陽神》中,也提到過這一點。
就比如,在《儒道至聖》中,主角方運,一直在嘗試著將這首詩借鑑出來。
然而,因為修為不夠,一直沒有成功。
同時,在《陽神》中,也有類似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