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這個結局神了……”
“牛逼,用寓言的方式來寫武俠,偏偏卻不給人一種說教的性質,真的是絕了。”
“更關鍵的是,這書中的各種謀略的運用,如果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看推理小說呢……”
“確實,不過真正讓我佩服的是,這部作品,是一個系列,這本《長生劍》已經很牛逼了,但跟它一樣牛逼的,還有六本……”
“嘶……”
無數人都不由驚呼了起來。
實在是,這個寓言式的結局,簡直太出乎人的意料了。
雖然,大家並不是寓言小說的受眾。
但是,卻沒有人能否認寓言小說的影響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和故事,可以說都是透過寓言故事流傳下來的。
這一點,無論是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
比如,守株待兔,畫蛇添足,刻舟求劍,農夫與蛇……
這些都算得上是經典的寓言故事。
而這本《長生劍》,雖然在寓言這一塊,比不上這些經典的寓言故事。
但它卻絕對是武俠故事中,寓言風格最為濃烈的……
只此一點,這本《長生劍》的格局,便被拔高了不止一籌。
如果說,前面的故事,還只是一本精品之作的話。
那麼,隨著這個寓言式的結局一出,這本作品,就可以稱得上是神作了。
這一刻,整個武俠圈子,都不由沸騰了起來。
無數人奔走相告。
這可是見證一部神作誕生。
《長生劍》雖然只是個短篇,要說是神作,份量也許還差一點。
可這是一個系列啊。
而這部《長生劍》既然是寓言式的作品。
那麼,其它的作品,自然也會是寓言式的作品。
對武俠迷而言,沒有什麼比一本神作出世更值得期待的事情了。
當然,大家的討論,除了吹捧,最多的就是遺憾了。
“可惜了,這樣一部神作,居然是短篇……”
“不錯,如果是一部長篇武俠能寫到這樣的水準,肯定能映照到現實了……”
對於廣大的武俠讀者而言,大家看武俠,除了期待裡邊的故事外,最重要的,就是裡邊的各種神奇武功了。
畢竟,這些神奇武功,是可以成為現實的。
然而,這本《長生劍》,卻只是一個短篇,並沒有刻劃出足夠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功……
這樣的作品,自然也就很難映照到現實世界了。
“是啊,實在是太可惜了,不過,作者如果以後寫長篇的話,應該還有機會吧……”
“只要他的長篇也能達到這種水準,肯定能夠映照現實,只不過,寫作這種事情,哪有那麼簡單……”
“不錯,每個人的寫作,都是有巔峰期的,這本《長生劍》寫得太好了,我現在甚至都有點擔心,他接下來的作品,能不能達到這種水準……”
無數人議論紛紛,因為討論的人越來越多,關於這本《長生劍》的相關話題,甚至都有著出圈的趨勢了……
……
武俠論壇中的討論,餘浪自然也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