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行嗎?要不還是我去吧?”文聖眉眼一低,有些懷疑高嵩能否擔此重任,畢竟高嵩太過年輕了。
長孫抬頭,看了看蔚藍的天空,彷彿在追憶以往:“當初,我看到你時,沒想那麼多,結果只有放手去做才能得知,否則直覺永遠是直覺,預言永遠無法成真。”
“天明謹記。”文聖恭敬地回答,長孫搖了搖頭,“這麼多年,老身還不清楚你嗎,這個態度八成還是不相信那孩子的能力,你就再試試教吧,此事還是你自己做主。”
語畢,長孫起身,拄著柺杖徐徐回屋。文聖沒有攙扶,他知道太后的剛強,正如太后知道他的倔強。
同樣為智皇,文聖還是想證明他不比閔聖弱。
其實倘若今日長孫太后要文聖去請一位武皇,怕是結果會截然相反了。
走出深宮,文聖開始著手教書育人之事。
冀州內外包括皇城三十六個據點,三十六個分身,同時傳授大道真解。
每天文聖都要花費比以往多出三倍的時間去恢復精神力。
半月後,文聖最終還是支撐不住,選擇求援。他也曾想讓武聖接班,但是域外虎視眈眈,終究是下定不了決心。
“高嵩,以你我之力恐怕這教學……”文聖沒說完,嘆了一口氣,高嵩也明白文聖的意思。
“文聖前輩,啟蒙之初,你我二人之力的確乏力,終究是我太過急於求成,但是我們還是要繼續啊,做了,硬著頭皮做到底,半途而廢不是我的風格。”
人心不足以吞象,高嵩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這一點,可這並不能讓他放棄讓人族變強的希望,他相信等第一批孩子成長起來,後續一代帶著一代,他們也就不用如此費力了。
“我是想說,要不要笑一個外援……你不用來表現的得那麼大義凜然,沒有必要!”文聖沒好氣地說道,高嵩尷尬一笑,緩和道:“我這不是怕你跑路嗎?”
瞪了高嵩一眼,文聖繼續說正事,“放心,我不會跑路,前提是你要把這個外援找來,這位來了,我們的計劃便是如虎添翼!”
“誰啊?”高嵩宛如好奇寶寶。
“閔聖!”
“是他?”高嵩震驚,天文館藏書閣中閔聖為名人堂七十二賢者老二,自高嵩第一次進入藏書閣便知曉了他。
五德理之繼承者,集大成者,不學禮,無以立,是他一直倡導的。
為問蒼天之禮,迫鬼神習禮,身化一界,即為禮,他在之處,便是禮的所在之地。
“他在哪裡?我去找他!”高嵩從識海中憶起種種,已經迫不及待要去拜訪這位鼎鼎大名地閔聖了。
文聖一樂,有些羨慕年輕人的活力了,他還沒說讓高嵩去做,他便已經嚷嚷著要去了。
拇指輕點,一束光流入高嵩識海中,包含著閔聖所住之處。
既然知道了地址,高嵩也按耐不住,呼叫地理館,便火急火燎地趕了過去。
邁出虛空通道,所叫並不是茅草屋,田園風光,而是一望無際地森林。
高嵩疑惑,莫不是文聖記錯了地點,還是給的只是大致的座標?
正當高嵩手足無措,沒有思緒時,天文鬧哄哄地聲音,炸了出來:“笨蛋,睜開你的天算之眼,再看看,這哪裡有什麼森林,分明是一層結界!”
“結界?”高嵩恍然大悟,心道,也是,如果只是普通的隱居,不是會被域外之靈煩死。
天算之眼睜開,森林消失,取而代之的田園風光和樸實無華的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