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成濟站在遠處不禁嘆氣:“好像一時半會是挖不到了。”
“就不能用那些碎石頭搭房子嗎?”奧利爾突然發問,“我出去探險的時候,遇到過很多的村莊,他們的房子都是各種形狀的石頭搭起來的。”
“是可以搭,但修不高,修不了大房子啊。”
“那比石頭還小的磚塊為什麼就可以呢?”奧利爾不服,繼續問。
“那是因為可以用粘合劑,火山灰石灰石什麼的混在一起做的水泥,把他們粘在了一起。”
“那石頭也可以啊。”
“是可以,不好修啊,歪七扭八的石頭搭出來的表面也是不平整的啊。”
“修平不就好了。”
“修平?那不就是把石頭塊修成石磚嘛。”毛成濟不耐煩道。
“我的意思是,把露出的表面用石灰抹平不就好了。”奧利爾有些急了。
“那得廢多少石灰啊。”毛成濟繼續否認。
奧利爾不說了,他認輸了。
但認輸的還有毛成濟。
石灰反正不用自己出錢,山裡的石頭一燒就是了,但也不是要奧利爾所說那樣去做,他還有另一條路。
整體澆鑄。
現代建樓的時候,通常將地基和主要的樑柱都提前用鋼筋混凝土澆鑄,之後才用磚砌牆。
那麼理論上,只要不計較成本,整面牆都是鋼筋混凝土,也不是不可以,甚至這種“防禦力極高”的建築用來建造時不時會爆炸的化學研究所再合適不過了。
毛成濟高興的握著奧利爾的手激動的說道:“感謝你,礦藏管理部部長同志,你為國家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建議。”
然後自己跑了。
奧利爾一個人留在現場凌亂:“發生了……什麼?”
……
1756年,史密頓研究石灰、火山灰和沙子對砂漿效能的影響,發現含有黏土的石灰石經過煅燒細磨之後,再加水形成的砂漿,在凝固後具有抵抗海水侵蝕的作用,開啟了現代水泥的研究之路。
1824年10月24日,英國泥水匠阿斯譜丁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水泥並獲得專利——波特蘭水泥,也就是現在常見的矽酸鹽水泥,波特蘭水泥具有非常好的建築效能,被譽為當代建築的糧食,此後的水泥都是對波特蘭水泥的改進。
毛成濟要做的便是,波特蘭水泥。
將石灰石磨細,加入定量黏土,摻水後攪拌均勻形成泥漿,再加熱,乾燥後敲碎,進行煅燒,讓碳酸氣體逸出,然後冷卻,打碎,磨成細粉,便得到矽酸鹽水泥。
至於比例則是要透過大量的實驗來得到的。
礦藏管理部下設建設一所,主管水泥等建築原料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