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爐繼續燒著,鐵也好,銅也罷,都繼續煉著,鑄成一塊又一塊的鐵錠銅錠,當要使用時重新溶解鑄造,或者鍛打成所需的物件。
對於精靈們而言,什麼發電機都是無關緊要的東西,還不如鐵來的現實。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這些傢伙連國家意識都沒有。
只有當他們聚集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與其他人相處,接受了集體的生活,真正的認為這就是他們的家的時候,國才會由家擴大而來。
而毛成濟所做的能做的無非是給他們創造這樣的一個條件而已。
從零開始建造的國家,有的只是人口和那微弱的不行的由神權聯絡的政權。
儘管如此,還是有精靈相信著毛成濟……
要想穩固,就得發展農業解決吃飯問題,錯過播種時節的毛成濟透過忒儂緩解了。
經濟是社會的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社會個體間的經濟關係——包括生產關係和分配關係,決定了這個社會的政治和文化,如果政治和文化等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不相符,這個社會就要出現斷裂。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所有制決定分配關係,這兩者共同決定個體之間的經濟關係,而經濟又決定了這個社會的政治和文化,政治和文化都是服務於經濟的,必須與經濟相統一。
所以政治也好,文化也罷,最終都要落實到經濟上去,只有經濟發展了,一切才有可能。
但要發展,科技便是第一發展力。
有一句話,叫做解決經濟社會一切問題的關鍵是發展,那麼解決問題的重擔就落在了科技身上了。
生產與分配,它們的矛盾讓人類互相打了幾千年,一個王朝推翻一個王朝,今天這個國家被滅,明天那家鬧革命。
說到生產就絕對離不開最基本的東西,農業,而對農業幫助頗多的一項便是化學。
化學又與生活息息相關,塑膠,醫藥。
而保障這些進行的軍事也離不開化學,如黑 火藥到苦味酸鹽。
而分配是人的事,只能在不斷碰壁中尋找一個微妙的差強人意的平衡。
毛成濟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發展化學。
連化學都搞不了的人就不要想著走什麼科技了。
……
化學最基礎的東西就是三酸兩鹼。
硝酸、硫酸、鹽酸。
氫氧化鈉、碳酸鈉(其實是鹽,不過俗稱純鹼)。
這些,都是可以實現的。
……
首先是容器,玻璃。
儘管在索爾一號礦中也能挖到不少的石英,但是要維持生產是遠遠不夠的,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索爾二號礦了。
雖然叫做索爾二號礦,但實際並不是奧利爾•索爾發現的,而是同一批次的其他探險隊發現的,但為了“討好”奧利爾,便稱之為索爾二號礦。
事實上,阿爾夫海姆已經擁有三處可供開發的礦場,而索爾二號礦是錳礦與石英礦的共生礦。
這三座礦場相隔不遠,但主要礦種卻不相同,因此可以知道這片土地下的成分是極其複雜的。
但那些現在不重要,重要的是石英。
石英被一塊又一塊的運回,然後敲碎,研磨成細小的顆粒,粉末。
然後裝進坩堝,送進豎爐。
粉末逐漸溶解,最後變成了液態,毛成濟用鐵管蘸取一些,然後使勁吹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