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派出去的通報各部的使者也都回來的差不多了,並且帶回了不少使者。
有不少使者傳達了該部願意跟隨毛成濟的意願,但仍有相當數量的使者表示需要回去覆命後再給予正式答覆,即便如是說,其實背後表示的意思無非是觀望罷了。
而表示願意臣服的部分也只有少數願意離開原居住地前往阿爾夫海姆精靈村。
總體來說,此次出行給阿爾夫海姆村帶來了不少勞動力,其中不乏一些初步掌握農作物種植技術和對動物進行馴養的小部落。
這些部落及其技術將在未來較長時間內成為阿爾夫海姆精靈王國農業生產中的主力軍。
農業發展不只是單純的種個菜,與種植一同發展的還有養殖業,富餘的糧食和植物的秸稈用來餵養牲畜,而牲畜的排洩物則用來作為肥料促進生產。
牲畜能夠提供肉類、奶脂,肥料以及作為生產力。
靠種植為主的定居社會在數量上能比以狩獵採集為生的社會部族多十倍到一百倍,因為食物來源的不確定性和經常遷徙的緣故,以狩獵採集為主的群體會控制生育,婦女透過哺乳期無月經,禁慾,殺嬰和墮胎的方式來確保自己能跟上遷徙的群體。
而這樣的群體一般是四年才會生育一個孩子。有農業的可以定居的部族則想生幾個就能生幾個,只要能養活就可以了,因此農業種植群體和狩獵採集部落相比可以擁有更多的人口。
而這些精靈長期沒有壯大,主要就是因為無法保證食物的充足,但其實精靈們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掌握種植和馴養動物的精靈部落證明了這一觀點。
至於其他以狩獵生活的村落沒有消失,想必是因為這片森林裡的資源豐富,也就形成了以狩獵採集為生活方式的定居社會,有了一定的糧食儲備和類似酋長部落的領地劃分。
而糧食的富餘是催生階級和國家體系的形成的關鍵因素。
當糧食富餘,就會有專門看管糧食的人,這種人後來演化為國王和官員。行政上層人物透過控制別人生產的糧食,維護徵稅的權利,便無需花費時間去養活自己,而將全部時間從事行政活動。因此,中等規模的農業社會通常按酋長轄地來組織,而王國只限於規模很大的農業社會。
要想建立一個屬於精靈的王國,就必須先建立一個足夠大的農業集團。
新加入的有著相關經驗的部落可以幫助生產,但最要緊的其實還是生產資料。工具、種子,耕田的牲畜等都是處於急缺甚至是空白的地步。
而最頭疼和致命的是缺乏相關的理論指導。要是夏天播種的在冬天秋天種了,那麼就沒法獲得收益,反而會浪費大量的生產力。
論起相關的理論指導,毛成濟那沒電的手機裡倒離線了一本《天工開物》,而毛成濟本人只是略懂一些常見的作物播種時節,中間要做些什麼,什麼時候做,那他可不清楚。
從零開始的建立國家就是這樣的窘迫,而毛成濟又迫切的需要做出些成果來吸引其他部族的加入,從而壯大自己的實力,成為真正的王。
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