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還有獨孤鳳等一些其他年輕高手也都崛起了。
畢竟,太白山這個地方資訊並不是特別暢通,鄭健能聽到的年輕高手也就這些,記憶裡,劇情到這個時候還有不少高手出現,此處就不一一細表了。
天下大勢上,李淵已經稱帝,國號為唐,實力如日中天。
寇仲的少帥軍有宋閥支援,雖然落在下風,但依舊是李唐最強勁的對手。
鄭健綜合了一下自己聽到的資訊,頓時知道寇仲和徐子陵應該快來長安了……
如今的李唐,雖然國力強盛,但外有諸侯未平,內部秦王李二和太子建成之間的鬥爭已經漸漸開始。
江湖傳聞已久,得和氏璧或楊公寶庫者將為真命天子。
這話有些想當然,但某種程度上來說,卻又有著無可替代的象徵意義。
和氏璧不用說,傳國玉璽嘛。
楊公寶庫,其中藏有大量兵器和錢財,還有邪帝舍利,本身的實質性作用之外,傳揚了這麼多多年,象徵意義也很大。
同樣的,知曉楊公寶庫開啟方法的徐子陵和寇仲,就成了李大和李二眼裡的關鍵。
知道了這些,其餘的細枝末節鄭健就懶得再想了,安心的在太白山等著寇仲和徐子陵,他相信即便過了七年,雙龍肯定不會忘了當初的約定。
到了鄭健現在的地步,人數對他已經失去了意義,只要他願意,可以隨時闖進長安李唐皇城……
換句話說,只要他願意,也可以自己登上九五之尊,體驗一把皇帝癮。
但鄭健並不想,治國理政,政治鬥爭太麻煩,而且他又沒有血脈延續,總不能一直佔著皇位不走吧?
等他一走,豈不是又是天下大亂?
如今的鄭健,早已和當初剛進諸天時不同了,那時的他尚且沒有體會到武道的魅力,故而時常憊懶,現在鄭健已經不知不覺之間習慣了修煉生活,不斷的攀登更高的巔峰才是鄭健的志向。
……
又過了半個月的時間,鄭健這一日正在山中潛修,忽然雙眸睜開,臉上浮現出笑意,自語道:“來了呢……”
片刻後,果然兩道身影聯袂上山而來。
隔著好遠,寇仲和徐子陵便看到了盤坐在一處崖上的鄭健,頓時大喜。
“鄭大哥!”寇仲飽含真氣,吐氣開聲,聲音在山間不住迴盪。
鄭健瞥了一眼,緩緩起身,“有朋自遠方來……”
鄭健的聲音很輕,卻清晰的送至二人耳邊。
“雖遠必誅!”寇仲和徐子陵齊聲道,旋即放聲大笑。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