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賦行政主管,屬性:6.3/95.2
第二天賦職業規劃師,屬性:48.2/85.8
這些資訊他非常放心寫出來,因為在公司給眾人測試完畢之後,點評欄就是填寫的這種資料,系統也沒給出來懲罰。
…………
8月30日,星期四,萬里晴空。
日復一日,生活簡單而平凡,工作單調而瑣碎。
張哲除了比別人多了個系統,其他的跟別人也沒什麼兩樣。
下午三點,公司市場四部的會議室。
杜航邀請的8個準客戶來了5個,劉祥電話邀請的人來了30個,加起來一共35人,把會議室擠得滿滿的。
幸好現在的人素質都比較高,沒有吵鬧,也沒有提前離場,都安靜的聽完了張哲的“忽悠”。
最後,在張哲強大的資料支援下,又有25人被他的點評給征服了,成功簽單25單,其中杜航的客戶佔了3個,剩下22個全是屬於關曉蕾的。
這個訊息再次震動整個公司,整個市場部都沸騰了起來,一件事情發生一次可以說是偶然,發生兩次的話還能說是巧合。
但是現在兩個星期裡面發生了3次,不得不讓人懷疑裡面有什麼蹊蹺了。
這下子不單是公司的大老闆謝筱峰過來關注,市場部的其他三個部門經理也紛紛過來取經,甚至公司的導師也過來詢問。
由於沒有親身經歷,在得知張哲演講的整個流程之後,除了羅經理之外,大家一致以為關鍵點有三個:演講稿、測試題和評分標準。
公司的導師、市場部各部門的經理同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透過各種渠道找到了張哲演講的大概內容,測試題和測試點評。
甚至還有幾個導師聯合到一起討論,演講內容對於他們來說毫無亮點,簡直就是小學生水平。
測試題目也明顯是網路上的大路貨色,除了有點噁心,也沒覺得有什麼特別的東西。
反倒是那套職業測試評分標準,大家都覺得非常新穎,既直觀又實用,但問題是沒有一個人能夠找到張哲評分的標準。
大家拿著測試試卷對比來對比去,都沒有找到點評和測試題有什麼關聯的地方,甚至發現有兩份測試題的答案一模一樣,張哲給出的點評卻是南轅北轍。
“這張哲是個人才,我覺得公司應該給他提成。”羅保全最瞭解其中內情,私下找到謝筱峰建議。
羅保全跟張哲接觸的最多,也全場參與過張哲的演講,非常清楚期間起到最大作用的還是張哲本人。
“人才是人才,但是這個提成該給多少呢?從誰的身上減下來提成給他呢?給張哲的提成少了沒有意義,給多了就是在大家身上割肉。”謝筱峰有點不樂意,蛋糕就是這麼大,你分的多了,別人就會減少。
“而且,給客戶做測試並且點評,本來是我們的導師的工作,若是都這部分的事情都交給了張哲的話,那我們公司的導師團隊收入將會減少,他們就有流失的風險。”
“我們公司的主業還是職業規劃,而不是職業測試,導師團隊才是我們的靈魂。”
公司運營有一套規矩,減少誰的份額都不合適。
為了提高業務員的積極性,謝筱峰已經把業務員的提成提到極限,現在若是突然縮減了,必然會大大降低業務員的積極性。
公司、導師和經理的份額更加不能減少。
比起給張哲提升待遇,謝筱峰更加願意想辦法從張哲身上弄到那套方法,從公司的角度來看,這才是最正確的途徑。
一流的公司做標準,二流的公司做品牌,三流的公司做產品。
現在公司連三流都算不上,若是能從張哲那得到那套評分標準,馬上就能跳躍到一流的公司。
能做標準的企業都是行業的標杆和領頭羊,他們負責制定遊戲規則,其他人只要進來這個行業,就必須按照這個遊戲規則來做。
“我覺得你還是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把他的方法套出來或者學回來,最後實在不行了,再考慮讓業務員自己決定要不要從自己的提成分成部分給張哲吧。”謝筱峰稍作考慮,給羅保全出了個主意。
“那好吧。”羅保全在公司裡面充其量也只是一個主管,沒有左右謝筱峰的權力。
他名下的業務員的每一個簽單給他的提成也不多,只有幾個點,都給張哲的話,自己就沒有提成了。
而且羅保全也有自己的私心,張哲若是整天要給客戶演講的話,自己拿不到分成之餘,還佔去了張哲大量的時間。
他現在好不容易才把部門裡面雜務分發出去,可以有自己的時間跑業務。
只能怪張哲這段時間的助理工作實在做得太好,用得太順手,想再找一個這麼懂事的著實不容易,可以說得上是無法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