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同一時間,嶸啤食堂裡也是熱熱鬧鬧。
大師傅們在包餃子,包一鍋下一鍋吃一鍋,一眾銷售喝著啤酒吃著餃子,這聲音,都快把屋頂給掀開嘍。
“今天香港迴歸,我們就當過年,全廠職工吃餃子,”武庚拿著啤酒笑著在人群中穿梭,“餃子就酒,越吃越有……”
“就一瓶啊,武總。”馬小軍笑著打斷武庚。
“好酒不怕晚,你怕什麼?!”武庚舉起手中的酒瓶,“今晚,我們要把丟掉的市場重新奪回來……奪回來,回來吃宵夜,餃子啤酒都給大家準備著,我給大家慶功!”
慶功!
趙牡丹、羅玲也在人群裡,這樣的氣氛好多年沒有感受到了,如果不是這場德法戰爭,趙牡丹也不能從大上海回到大秦灣,她笑著大喊一句。
整個食堂裡就沸騰了!
慶功,慶功,慶功……
大家放下飯碗,紛紛上車,“唉,就是不能看香港迴歸了。”鍾小勇很遺憾。
“廠裡錄相,回來看錄相,吃餃子了,喝啤酒!”武庚笑著一揮手,“去吧,都去吧,香港迴歸了,我們丟失的市場也要回歸……”
趙牡丹,紅紅,小毛子一組,夏雨,孟光松,丁武一組……魯旭光,楊建亭,馬小軍……
不用提這一組,就是任意拿出一個人來,在此時的中國啤酒界都能獨擋一面,可是陳世法和周鳳和對這場德法戰爭很是
重視,拿出了全部家當,也使出了全部人馬。
武庚看著一輛輛車駛離廠區,也看著聞名全國啤酒界的精兵強將,“啤酒打的是實力,秦東,今晚是時候分個高低勝負了……”
一時間,夜色下的秦灣市場,大軍四出,煙塵四起。
小西湖酒店裡,人滿為患,眾多食客挑選著自助的菜和肉,一邊看著懸掛在大廳裡的電視。
“香港,終於回家了。”
一老人一邊承調料,一邊是滿臉的唏噓。
“還有四個多小時……”一個小青年看一眼手錶,“吃火鍋,喝啤酒,看香港迴歸!”
老闆就站在櫃檯後面,“大家吃好喝好,我們通宵營業。”
近代中國,百餘年屈辱,自《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始。
1840年,英國人用洋槍洋炮轟開了中國大門,從天朝上國迷夢中驚醒的人被迫簽訂了一個又一個平等條約,在屈辱中走向開放,在屈辱中試圖發奮圖強。
民國時期,政府曾發起過一系列改約運動,但以二戰五大戰勝國之威,仍舊不曾把最早失去的香江明珠——香港收回。
改革開放後,隨著國際形式的好
轉,以及國家的日漸強盛,中國人直起腰板向英國人提出香港的主權問題了。
經過十數輪談判,中英聯合宣告宣佈1997年香港正式迴歸。
百年的屈辱終於能夠洗刷,分隔的同胞終於能夠再次相聚,經過十多年的漫長等待,1997年7月1日0時0分,全中國人民將見證這一個偉大而光榮的時刻。
可是,最惋惜的是,提出“一國兩制”構想的老人,於此年初去世,十分遺憾的未能實現“到我們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的願望。
“喝酒,”一個小夥子大吼一聲,“喝什麼酒?”
“秦啤大眾。”又一個小夥子接著吼道,“這樣的日子就得喝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