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給歌舞團挑選的都是這個時代的流行歌曲,歌聲是一個時代的注角,改革開放十年,有些人聚了又散,有些事早已如煙,惟有那些撥動過的心絃,依然保留在歌聲裡,不管哭與樂,不管笑與悲,所以,對老百姓來說,卡拉會永遠ok!
“可以點歌。”年輕的服務員笑著提示著每一桌的客人,每一桌也有紙條和圓珠筆,觀眾可以把想聽的歌寫在小紙條上。
“我點一首……”一個老外嘰裡咕嚕說了幾句外語,馬上有翻譯道,“隨意唱就好。”他隨手把一張外幣放到了紙條上。
“好,那我唱一首《昨日重現》。”韓汝芬笑道。
令外國人驚奇的是,韓汝芬竟用外語演唱起來,“wisten to the radio, &ny favs……”
臺下的外國人不住點頭,聽到興奮處,他竟然拿起杯子走上前臺,韓汝芬雖然笑著,但還是很不習慣地接了過來……
外國人和她碰了一下杯,喝掉啤酒,就走到一箇中國姑娘面前,中國姑娘很是靦腆,但還是站了起來,兩人一起跳起來舞來……
外國歌曲!
杜小樹的眼神亮晶晶的,這是他第一次聽到這首歌,只是覺得很好聽,他定定地看著臺上,卻不防馬小軍推了他一把,“小樹,別看了,人盛不下了……”
杜小樹驀然發現,大廳裡坐滿了人,走廊上不斷加位,就連隔壁的後廳也站滿了人……
門票錢十二塊一張,點歌需要單獨花錢,一首歌二十塊錢,吃的東西另外花錢……但是依然阻擋不住熱情的市民和遊客。
“二樓還有包間,可以自己唱歌,最低消費每小時二十塊錢……”杜小樹就輕輕地喊了一嗓子,他實在不忍心打破一樓的美好。
二樓?
不需服務員引領,許多客人就跑上樓去,二樓是設有包廂的卡拉ok廳,並裝上了此時少有的大彩電。
看著這些裝置和彩電,大家竟然不知如何下手了,幸虧每個包間都配備了一名服務員,很快,粗獷的歌聲吼起……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
“寒風蕭蕭,飛雪飄零,長路漫漫,踏歌而行……”
……
夜晚,霓虹燈慢慢點亮了,映照著這座百年的德國洋樓,也映照著門前依然擁擠如潮的人群。
“排隊,都排隊……門票二十塊一張,二樓包間最低消費每小時三十塊……”
可是杜小樹的喊聲依然沒有阻擋住熱情的秦灣青年,相比在
一樓的大廳,昏暗迷離的小房間中,為自己破碎的愛情、珍視的友誼和迷茫的前途歌唱,更符合九十年代初青年的心境。
當秦東走進自己的夜總會,臺上的韓汝芬又一次應外國人的邀請,唱起了昨日重現,秦東靜靜地望著臺上,回想著過往,回想著前生。
可是,再回首,花開花落依然春秋幾度。
也曾幾何時,“你說霞染天光,陌上花開與誰享;後來煙籠柳暗,湖心水動影無雙。”
只有在這個熱情的夜晚,《yesterday &nore》的旋律,能把歲月融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