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郎心下一沉,迫不及待地往下細看,胡雪兒名字後面,赫然註明乙卯年冬月X日子時陽壽已盡等字樣。
三寶郎一陣神遊遐思,多年前,與胡雪兒雪夜初遇的情景瞬間浮上心頭,那隻醉臥雪窟的紅色狗狗兒,火紅的毛髮,似八月裡晚霞,紅的纖塵不染,令人陶醉;梅園紅樓裡,當二人四目相視,那時胡雪兒面如皎月,隱隱玉露光華。一抹雲眉含煙繞翠,大眼靈動,秋水湛湛;長長的睫毛垂下來,溫溫婉婉。慌亂之下,嬌喘細細,氣吐幽蘭。羞澀之餘,欲縱還止;顧盼躲閃,彷彿驚鴻鶴立。
窗外月華如水,胡雪兒一襲紅裝,那眼角兒,那眉梢兒,那彎彎上翹的唇角兒,絲絲兒,縷縷兒,無不沁著芬芳。她媚眼朦朧,輕輕吟唱:霜綃輕剪裁素衣,雅態妍姿待君歸。三寶郎捉住那雙柔滑似膩,軟若無骨的玉手,放在唇邊輕輕地觸吻。心如幽洞水滴,悄然一聲,彼此那扇終生只為一人開的門,緩緩澀澀又溫情款款地開了。
這份天長地久的纏綿悱惻,刻骨銘心的傾慕愛戀,三寶郎怎能忘卻?雖說府衙後山幽月洞裡,胡雪兒一場大火,燒去他儒雅俊逸的五官,從此生離死別。可是,他卻不知為什麼,內心深處對胡雪兒總難提起,哪怕一絲絲的恨意。
而今看了冥府生死簿上,胡雪兒陽壽將盡,算來也不過還有一年又三月之期!不由內心一陣絞痛。
和著無盡的悲傷與酸楚,他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裡,完全忘記了此時此刻,此情此境,正身在酆都城。
六案功曹,三司判官將雪飛花萬年的善惡明細,又逐頁逐條稽核一遍。在浩如煙海的帳薄裡,赫然發現一件沉匿的往事。
那還是雪飛花修煉第一個千年道行的時候,她已精通天下所有鳥獸的語言,功力又早提了五百年之深。幻化人形,上天入地,一夜縱橫上萬裡,都已不在話下。
一日遊歷塗山,潛伏在伯益家裡,一來偷偷跟他學習鳥語,二來將自己平生所學,暗地裡對照檢驗。
正當其時,禹皇奉命治水,在塗山娶了九尾狐女嬌為妻。因常年在外奔波,女嬌思念丈夫,就請求大禹允許,隨他一道,也好照顧丈夫的飲食起居。
一日中午,女嬌做好飯菜,大禹卻遲遲未歸。她擔心丈夫腹中飢餓,就親自送去。不料看見一頭黑熊正在奮臂開山裂石,女嬌不知是大禹幻化,赫得一聲驚叫,回身便跑。大禹聽見叫聲,見是自己的夫人,遂返身來追。匆忙之間,忘記當變回人身。及至趕上,夫人女嬌卻驚嚇而死,化作了一塊山石。
當時女嬌已懷身孕,大禹抱著這塊石頭痛哭不已。
驀然山石炸裂,裂縫中蹦跳出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他就是大禹的兒子啟,此子就是夏朝的第一代君主夏啟。
夏啟出生喪母,沒有奶水哺育,故爾形容消瘦,生命奄奄欲絕。雪飛花憐他命苦,每日清晨就去會稽山採集花樹上朝露精靈。趁大禹出門治水,偷偷撫養夏啟。日復一日,夏啟長大,後來成就了二十九年帝王基業。
六案功曹,三司判官將此雪飛花這件隱功,呈報三寶郎案前。
“凌判官,亡魂雪飛花案卷在此,您看?”
三寶郎從往事中回神,沉吟半天。
忽然一個朗朗醇厚的話音響起,酆都大堂迴盪著三寶郎莊嚴肅穆的聲音。
“雪飛花,從來善惡昭彰,報應絲毫不爽。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府衙後山你因鴻飛冥殺你狐族,你惡念頻生,竟不顧上天有好生之德,接連拐騙上百名童男童女,剝皮嗜血,其罪不容赦,按律應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本府念你在塗山時候,曾經為大禹無私撫育他喪母的兒子夏啟,成就了夏朝第一代君主。善惡相抵,功過兩銷。今剝去你萬年道行,準你投生人道,你可服氣?”
雪飛花嬌俏的面容一陣激動,突然聲淚俱下:“謝謝首席大判官!冥府果然明鏡高懸,小魂心悅誠服。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蛛絲馬跡,昭然若揭,小魂無話可說。”
三寶郎抬高聲氣:“好了!酆都大堂不是你拍馬屁的地方。”
雪飛花涕淚交流:“北陰大帝,四司判官,求您容小魂把話說完,行不?”
“好吧。時間有限,速速講來。”
“小魂自入道以來,時時警醒自己,常常心懷善念。我本與紅霞玉女胡雪兒道行伯仲,只因她是當年大禹夫人女嬌的師妹,才被舉薦到九天玄女娘娘座下,比我早得正果,使我心生嫉妒。二來鴻飛冥傷我狐族,心下不平,所以動了殺機,傷及無辜。之後,我本就打算致你死地,幽月洞一場大火,奪去你的風姿俊逸,其實上天對你才是最大的不公!今天寶先生做了首席大判官,對我這累累罪惡之身,絲毫沒有落井下石,反而長執善念,查察出我幾千年前的一點善行。對我網開一面,此恩此情,難報萬一。”
三寶郎不耐煩道:“雪飛花,往事已矣,何必再提?”
“我知道自己難逃罰下十八層地獄,一念貪生,魂魄未拘之前,去尋到盤古老祖,將我當年一點善行做了一份書面證明材料,打算今天與你對薄公堂。可是,當聽畢對我的判決,才知道是我小人之心,枉度君子之腹。看來,盤古老祖的這封書信也是多餘了。”
說罷,從懷中掏出盤古老祖的信札,一把扯得粉碎。
“寶先生,是你大人大量,獨自承受了不公待遇。幽月洞對你的傷害,小魂難以挽回萬一,我這裡修有萬年金丹兩粒,交付於你吧,大恩不敢言謝,權當我悔過的心意而已。”
說罷,一扭嬌軀,凝心運氣,一道藍光閃過,香舌蠕動,口中吐出兩粒晶瑩透明的內丹,雙手遞與三寶郎。
三寶郎抬頭看看北陰大帝,猶豫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