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陛下前瞻性的變革,所有的部隊開始了換裝和變更,系統也出現了一個新的兵種。
兵種:青年軍(一級兵種、重步兵)
規模: 320人(二大隊)
實力:黑鐵二星(此為初始資料,現在李希的青年軍已有黑鐵三星實力
經驗:新兵
士氣:低等
紀律:低等
訓練:低等
生命:孱弱
耐力:差勁
在實力、經驗、紀律、訓練方面都比民兵強了一線,算是一級兵種中的優良品質了。
但在損失了大批士兵和裝備後,兵甲的缺口可能無法支撐起這次的革新。原本的匕首和槍頭佔用的鐵礦並不是很多,打造技術也非常的簡單。而現在需要重新融掉再進行打造,費時費力不說,週期也長了不少。只是事關戰爭,花費再大也不能放棄,所以整個領地又嚴重的向軍事方向傾斜了。緊接著後方的800名援軍也已經到達,現在李希滿編的軍力只有兌換的1600名黑鐵三星民兵,80名撒丁蘭長矛軍士,40名將軍衛隊,還有剛改編的320名青年軍。而且青年軍並沒有佔據兵力上線(120/640),這樣更利於李希的改革方案了。
在變革緊鑼密鼓進行的同時,李希和部下們則在分析著戰事的情況。其實最大的疑點就是偷襲為什麼失敗了,沒有驚動斥候,也不可能有人洩密,但敵人卻嚴陣以待來個反擊,要不然李希也不會失敗而歸。只是就算他們絞盡腦汁,也不會發現事實的真相,而隨後的援軍屠殺自己人的舉動,更是讓他們驚為天人,難道前營是誘餌?是叛軍?到底是個啥?
果然,沒十分鐘,沒有發現任何疑點的眾人達成了一致,繼續討論起別的問題。在這次正面的交戰中,在撐過了初期的壓力後,李希並沒有處於明顯的劣勢。這說明從兵員素質上來說,就算有著經驗的差距,但整體戰力還是李希佔優,敵人並沒有想象中的這麼強大,而且他們極度缺乏高階的戰力,帕託斯的戰果就是最好的證明。那從這裡可以看出,當初的安排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過高的估計了敵方的實力,缺乏直面戰爭的信心。派出精銳的部隊用於拖延的想法沒有問題,但實施的方式卻出現了問題。最佳的方案應該是直接突襲後營,擾亂敵方視線,讓其誤以為他們才是我軍的主攻方向,並且依靠精銳部隊的強大戰力,讓敵人投入重兵防守,一舉起到牽制的作用。
而騎兵更應該發揮高速機動的作用,在正面的衝突上,身材矮小的鼠人可以靈活地避開騎兵的長矛,同時躍起的鼠人更能以多打少。所以在這一切的失誤下,唯一的機動力量就這麼損失殆盡了,而且這裡還沒有戰馬的存在,以後就更難做到圍殲的可能了。
其實這已經不叫戰役分析了,這完全成了批鬥大會,從始至終的安排都是李希的決定,但從各方面來說,缺乏對鼠人大規模戰爭的經驗,才是本次失敗的最終原因。
好了,不扯了。馬後炮般的吹逼大賽在李希的打斷下結束了,雖然說的很有價值,但這不是在打他的臉嘛!還讓不讓人做皇帝了,有這麼說自己老大的麼?
當然這只是個玩笑,他只想冷靜一會。每當想起由於他的失誤而喪命的戰士時,他總會控制不住他自己,愧疚一直積壓在他的心頭,他不敢逃避也不敢面對,只能一個人靜靜地發著呆,不知道在思索著什麼。
以上的情景已經是戰後的第二天了,而戰後的第一個傍晚,阿斯奇便領著大軍朝部落的方向急趕而去,計劃依舊如常的進行著。原來大戰的當天,阿斯奇並沒有把蒙特消滅的訊息傳遞回去,順帶著在他回營的第一刻便把額童泰囚禁了起來,罪名是作戰不利潰敗而逃。雖然說的冠冕堂皇,但是卻找不到毛病。就這樣僅剩的部隊也被阿斯奇收編了,就算人心不齊也沒有關係,他明面上也是帶著大軍救援部落,與他們的忠心並不衝突。
就這樣整合完成的阿斯奇的兵力不降反增,之前的損失一下就補了回來。他只需要晚上個一時半載,然後在以英雄的形象打退來犯的王庭,那一切就完美了。就算王庭還有些手段,可他也不是吃素的,所以這一次他志在必得。
而與此同時的另一邊,列夫斯特正看著昨夜送來的情報,蒙特被消滅了。情報上的內容並不是非常詳細,只是簡單敘述了人類的偷襲和阿斯奇剿滅的經過。不過作為王庭的一員智將,他還是發現了不少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