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鐵木對環境雖然不怎麼挑剔,但卻有一項限制——就是它們相互之間,並不能在同一塊區域裡共存。若是這裡有一株南海鐵木,那下一株,最近也是在那個距離。”
姚聽寒給梁晉解釋說道,“這是南海鐵木的特性,使它們能夠更好地汲取方圓之內的法力。而神奇的是,它們互不影響相互隔開的距離,正好能夠使它們相互之間法力串聯。”
“那還真是神奇啊!”
梁晉點了點頭,看著官道兩旁筆直地排列開的南海鐵木,突然就想到了電線杆,前世裡現代社會的電線杆,就是每隔一段距離豎起一個,方便以合適的承載力搭起電線,為一村一鎮一線一市,乃至一省一國供電。
又或者說是路燈。前世裡的路燈做為城市最基礎的公共建設,同樣在街道兩旁,每隔一段距離就豎起一個,為的是使路燈的燈光能夠遍及整條街道。
又或者……
梁晉的思緒延展開來,漸漸想到了基站。為網際網路時代的世界傳遞網路訊號的基站,同樣也需要網點式分佈。
如果這些南海鐵木也能如此分佈的話……
“南海鐵木相互串聯法力的距離,能不能更遠?”
梁晉不由問了這樣一句。
姚聽寒搖了搖頭,說:“單純南海鐵木的話,怕是不容易。但若是能夠篆刻上陣法,說不得就能實現了。梁相公你手裡的鎮武令不就是這樣麼?篆刻上陣法以後,牧神軍遠在長安,就能把軍勢傳輸過來。”
“嗯。”
梁晉點了點頭。
不過他知道這些並不容易,鎮武令不僅僅能夠在長安城和鎮北城之間串聯,還能使牧神軍的軍勢傳輸到九州各地,遠近不一。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主副令牌點對點上。
而梁晉想要實現的目的,可不僅僅是點對點的對接。
梁晉停下來仔細研究了一回南海鐵木,並不著急。他雖然開局心急,但具體到事情上面到底還是能沉得下心來的。他情知此事心急也吃不了熱豆腐,此事只有慢慢研究,好好去想辦法,按照他的思路方向耐心地展開研究,才能有機會功成。
而初步研究的結果,是滿意的。
這世上人們大多隻把南海鐵木當做陣法、法寶的製作材料,並沒有研究過這樹整個使用,是不是好用。
南海鐵木樹幹筆直,和一般的樹還不一樣。
對於尋常的樹來說,樹皮是一棵樹生命的通道,但南海鐵木卻不同。這樹是一整個整體,根本沒有區分樹皮樹幹,而且筆直光潔的樹幹,甚至讓梁晉覺得若是有神將弈那樣高的巨人,把南海鐵木拔起來,可以直接做長棍、抑或長槍。
這樣的樹幹,整體篆刻陣法,也不是不可能。
這樣一來,基礎的材料,就能滿足梁晉心裡的想法了。接下來梁晉需要研究的,就是怎樣實現他的設想。
到了現在,他心裡的設想已經基本成型——
他是想以南海鐵木當做這個世界的“基站”,在神朝搭建一個“網路”。然後嘗試將法術當做這個世界的“軟體”,佈置在“網路”上面,供人登入使用。
這樣的話,還需要解決一個問題——
那就是神源。
如果單純以這個思路搭建“網路”的話,那這個“網路”,頂多是供修行者使用,是修行者擺脫神源的限制,能夠跨神源、跨神靈地使用法術。至於其他普通人,想要使用法術,依舊是沒希望的。
想要實現“人人如龍”,讓所有人都獲得登入“法術網路”的許可權,必須另闢蹊徑,使所有人都獲得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