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以父之名》的下載量就已經突破了新高,連同評論數量,也達到了天籟有記錄以來,單日最高。
同樣跟著飛快增長的,還有林泛的第二張專輯的預售版。
天籟作為林泛一直以來的親密合作夥伴,有關於音樂方面的業務,林泛都是交給天籟負責的。
這一次的電子專輯預售,也不例外。
當然,除了電子專輯,林泛還會同步發行實體專輯。可實體專輯數量有限,而且也沒有電子專輯那麼方便,買來收藏還可以考慮,但是買來聽歌的話,還是沒有電子專輯方便。
現在的很多歌手,都是發行電子專輯,再搭配一部分的實體專輯,以供粉絲們收藏,但還是以電子專輯為主。
可林泛這邊不能這樣操作。
因為願意購買林泛實體專輯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如果實體專輯的數量太少了,反而會引起粉絲們的不滿。
特別是林泛第一張專輯釋出的兩年之後,才發第二張專輯,這讓粉絲們都非常沒有安全感:誰知道這張專輯是不是林泛最後一張專輯了?
誰知道林泛以後會不會只發單曲,不發專輯了?
誰知道林泛會不會一直沉迷於電影事業,而忘記自己還是個歌手,從此以後不發歌曲了?
……
總之,既然粉絲們都提出要求了,楊紅霞當然是儘量滿足大家了。
“實體專輯就按照《七里香》的銷量,直接翻倍製作好了。”楊紅霞一點兒壓力也沒有。
實體專輯就算做多了,也不用擔心賣不出去,畢竟林泛下一張專輯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發呢。這麼長的等待期,再多的實體專輯也都賣完了。
而且,林泛的專輯怎麼可能賣不出去?
沒看上一次,大家為了搶林泛的一張專輯,都使出什麼手段來了嗎?
楊紅霞要不是自己就掌握著林泛專輯的庫存,可以從公司內部拿貨,怕是都搶不到一張《七里香》。
這一次從《青花瓷》還有《以父之名》的市場反饋來看,這一張專輯的銷量只會比上一張更好的。
當然了,銷售大頭還是在電子專輯上,實體專輯賣得再多,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而最讓楊紅霞沒有預料到的是,林泛這首《以父之名》,和第二張專輯電子預售的海外成績,居然比起華夏的預售量,只高不低!
“這是怎麼回事?”楊紅霞不是很懂,“這麼多外國人,難道聽得懂華語歌曲嗎?”
而且,同樣都是華語歌曲,《青花瓷》作為新專輯的第一首主打歌,好像都沒有《以父之名》在海外這麼受歡迎。
怎麼?
你們海外的粉絲,聽歌還這麼挑剔呢?
是看不起我們的《青花瓷》?
梁聞笑道:“你管他們聽得懂聽不懂呢!他們就是喜歡林導的音樂,就像是林導在國內釋出的那些英文歌一樣,每一個華夏人真的都聽懂了每句歌詞的意思?
不見得吧?但是這一點兒也不妨礙大家喜歡林導的英文歌,願意付費下載來支援林導。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音樂無國界,歌詞什麼的有的時候很重要,有時候又不是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