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一段清脆悅耳的泰式鐘聲,拉開了前奏的序幕,那清脆悠揚的鐘聲,和傳統樂器演奏出的古風意境,形成了強烈的聽覺衝擊,再結合姜育鶴本人的經歷,幾乎是瞬間,每一個聽到這個旋律的人,都已經意識到了歌曲的悽美格局。
林泛舉起話筒,輕吟淺唱:
“屋簷如懸崖
風鈴如滄海
我等燕歸來
時間被安排
演一場意外
你悄然走開——”
雋永綿長的旋律,如詩如畫的歌詞,將匆忙相遇和匆忙離去的意境刻畫的如此生動。
歌詞裡沒有一個字在說離別與不捨,但是那淡淡的離愁卻充斥於字裡行間,輕靈簡單的旋律,承載著淡淡的悲涼。
這從開篇就定下的時代悲歌旋律,就這麼將所有人都帶入了,那舊時光的畫卷裡。
那個年代,愛情多以悲劇收場。一次離別,彷彿就是永恆。在時代的旋律下,愛情彷彿只是水中倒影,抓不住握不著,沒有原因,也沒有未來。
“故事在城外
濃霧散不開
看不清對白
你聽不出來
風聲不存在
是我在感慨——”
舞臺上,林泛吟唱著一個時代,舞臺下,姜育鶴已經踏上了升降舞臺,隨著林泛的一個升調,升降臺緩緩上升,帶著姜育鶴那一腔無處可訴,無法可說的情愫,呈現在了所有人面前。
“夢醒來是誰在窗臺
把結局開啟
那薄如蟬翼的未來經不起誰來拆——”
歌詞很美,也很戳人心。
王伶俐等年輕人沒有經歷過那種艱難的歲月,無從知曉那種在時代背景下,小人物支離破碎的命運,被隨意安排的無奈、悲哀。
可是上了年紀的觀眾裡,誰沒有過讓人唏噓不已的經歷,誰沒有面臨過嘴裡說著再見卻再也不見的離別,誰沒有至今難以釋懷的遺憾?
但是,林泛並沒有沉湎於這淡淡的哀傷當中,而是隨著自己演唱部分的結束,將副歌部分直接交給了剛剛站上舞臺的姜育鶴。
“我送你離開
千里之外
你無聲黑白
沉默年代
或許不該
太遙遠的相愛——”
“譁!”
姜育鶴一開嗓,宛如陰霾的雲層,被一道天光乍然撕裂,純淨的唱腔將歌曲前半段營造的悲涼一掃而空!
那空靈秀美的嗓音,彷彿衝破了一切桎梏,衝破大時代下小人物被左右的人生,擺脫那支離破碎的命運一般,哪怕是自己獨自承受一切,也要成全你的未來!
不僅如此,姜育鶴彷彿許下自己的承諾一般,將胸口洶湧的情愫,全部灌注於歌詞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