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拖了五網之後,太陽已經消失在大海的另一邊了。
五次拖網的收穫,時好時壞,捕撈上來的多數是鬥鯧,另外還有一些銀鯧魚。
這一個下午下來,李振江他們幾個終於感覺到有點累了。上次的出海的時候,他們的工作強度可沒有這麼大的。
這次他們拖完一網,基本沒有休息時間,又繼續弄另外一網了。可以說一個下午,他們都在起網和分揀魚貨兩件工作之間輪番工作。
等到劉浩說今天到此為止的時候,李振江他們幾個已經累癱在甲板上面。
“不行了!今天太累人了。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漁民工作呀。”羅浩一邊喘氣一邊感慨地說著。
“這才到哪,我們這是被老闆養廢了而已。今天的工作量連別人家漁船一半都不到呢。”李振江有點鬱悶地說道。他對自己下午的表現可是非常的不滿意。
以前他在其他漁船上工作的時候,從早上就忙到晚上,甚至連轉兩天不休息都試過。
那時候的他這麼重的工作量都能做,而且還感覺挺好的。今天下午工作量只是增加了一點,他就累趴下了,換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養廢了呀,以前在其他漁船上工作的時候,工作量是今天的兩倍,都沒能累垮我。沒想到今天區區幾次輕鬆的拖網,就讓自己感覺回到了年輕做船員的時候,一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其他的時間不是在起網就是在去起網的路上。”
李振江再次搖頭嘆息,臉上滿滿的無奈。
“一句話,就是當鹹魚時間長了,差點變成了鹹魚唄。”羅浩笑了笑,打趣道。
一個人如果是習慣了某種高強度的工作狀態後,如果忽然換了另外一種輕鬆的,一段時間後再想回到原來的狀態就非常難了。
可能這就是所謂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晚飯過後,劉浩回到了自己房間休息。李振江他們則在休息室裡打牌。這些都基本成了漁船上的固定節目了。
凌晨一點的時候,劉浩才醒過來換下了劉軍的班。他還是準備繼續值下半夜的班。
反正黑夜對他來說沒有太多的影響。有夜視被動技能在,白天黑夜在劉浩的眼裡幾乎是沒有區別的。
老樣子,四百和開膛獸被劉浩放在在漁船的周圍負責警戒和看管漁船上的人,一旦發現有動靜就馬上通知他趕回來。
漁船停著的海域,已經非常靠近日月島了。它可是我們的第一大海島。
在往北去,就是一條很重要的海峽,這裡自古以來就是重要海上交通要道,是古代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也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
劉浩來到這裡,做主要的目的,就是奔著沉船來的。雖然他現在對尋寶興趣降到了最低點,但是該找的還是要找的。
尤其這片海域,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經過這裡的船隻多如牛毛,千百年來,無數滿載各國貨物的中外商船出沒在這裡,沉船自然也是數不勝數的。
總的來說,這個海域,有寶藏的沉船相對來說是挺多的。
比如震驚使人的宋代商船“南海一號”、滿載清朝瓷器的“碗礁一號”、南宋沉船“光華礁一號”,以及傳說載有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阿波丸號”等,這些都是具有歷史價值和傳說有寶藏的沉船。
“要是這裡都還找不到沉船的話,其他的地方就不用去了。”劉浩他知道這片海域的情況。
沉船多,有寶藏的沉船也多。
“++!這麼大一群魚。”
劉浩剛下到海底就看到不遠處有一大塊黑乎乎的東西在擺動,等他看清楚後才知道是一群馬鮫魚群。
馬鮫魚有又叫鮁魚、鰆魚。
鰆
只要一看這個字,就能猜到馬鮫到了春天的時候才是最好吃的。
馬鮫屬於洄游魚類,每年的46月份為春汛,肉質到了最肥美的時候。
在南粵省中有漁諺說:四月巴浪身無鱗,五月好魚馬鮫鯧。
就連古代也有記載,在清光緒《揭陽縣續志》是這樣記載馬鮫魚:“色白如銀,味甜無鱗,銀膚燕尾,品在鯧鱅之間。”
這些就足以證明馬鮫魚在海鮮品種中的地位。可以這麼說,馬鮫魚是世界性重要的高階食用魚類,是最受人們追捧的魚中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