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樣做的話,這麼多極品的海貨就要找到一個合理的來源才行了,不然自己解釋不了就麻煩大了。
應該怎麼弄呢?
有了,開直播!
明天自己提前去石灘那裡,偷偷地把這些螃蟹籠和地籠扔到海里,然後開著直播,說這些地籠是自己前天放這裡,現在來看看收穫,讓網友們透過直播的鏡頭,看著我把這些海貨從海里拉起來。
這樣一來,有直播間裡這麼多人線上盯著,可以作為我的目擊證人,這批這麼好的海貨來源問題就解決了,雖然一定還會有人會懷疑,但是應該能降低大部分人的猜疑。
別人懷疑問起來,自己就咬死這些地籠就是按平常的操作,扔在海里的。
至於為什麼抓到這麼多這麼好的。
那…那我怎麼知道呢。
要不你去海里問問它們,或許它們就喜歡帥氣的我呢?
還有一個地籠,不過這麼重怎麼拉上來?
唉。
為什麼一定要捕抓完成才能帶出去呢,魚都進到籠子裡面還不算捕抓完成,還要我拉出海面才算。
要不是有這樣奇葩的限制,自己在外面跑到海邊,直接把地籠給移到大海里就行了。
省時省力多方便。
念及至此,劉浩對自己這個系統的負面情緒又增加了一截。
系統太踏馬氣人了,整天絞盡腦汁變換著方法折磨他,讓他做苦力。
要怎麼才能把和地籠拉出來呢,劉浩抓了抓頭。
只有這樣了,他突然想起初中物理中的動滑輪,動滑輪可以省力。自己只要弄一個大一點的木棒和一個滑輪,組成動滑輪,這樣自己應該就能把地籠拉上來了。
想到就去做,劉浩又跑出異空間,在家裡找了一些自己認為需要的工具,一個鐵棒,一個大錘子還有一些繩子。
花費了二十幾分鐘的時間,他終於把一節兩米多長的大鐵柱給砸進沙子裡面,只露出大概二十厘米左右在沙子上面,劉浩掰了掰鐵柱,感覺挺結實的。
劉浩把一個滑輪綁在地籠的繩子上,鐵棒上也用綁著一根繩子,鐵棒上的繩子繞過滑輪,這樣就成了一個簡易的動滑輪了。
簡單弄好了後,繩子上手試試結實度,應該沒問題,他就開始使勁地拉著繩子。
按他初中學到的知識,這個動滑輪應該能省一半的力,但是劉浩拉起繩子,明顯感覺還是很沉的,只不過之前拉不動,現在能拉動了。
雖然很慢,但他知道這是能想到最好的辦法了,滑輪組他沒辦法弄,所以只能這樣慢慢地把地籠給磨上來了。
這個簡易的動滑輪比較麻煩,拉一段距離後,滑輪拉倒鐵棒這裡,又要解開繩子,重新綁在地籠的繩子上。
劉浩就這樣一步一步把地籠慢慢拉扯到了沙灘的淺水區。
淺水區的海水剛好沒過籠子,他興奮地跑過去想要看看這麼沉的地籠裡面究竟進了多少好東西。
窩草!!!
看著這條十米長的地籠,劉浩目瞪口呆,只來得及在心裡問候了一下神獸。
在劉浩眼前的地籠,裡面已經裝滿了東西,一眼看過去,大部分是海蟹,蘭花蟹、花蓋蟹、梭子蟹,還有“保羅”和“大聖”。
這樣的地籠裡面的東西全部拿出來起碼三四百斤,這樣的魚貨在現在漁業資源這麼匱乏的壞境下,就算是透過直播讓大家看著他拉上來,大家也不可能相信。
絕對沒有人會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