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大概是很難理解此時羅志強哪複雜的心情,他甚至開始有些恨自己老了,腦子真的不靈活了。
乃至於看著柳唯走進房間,將寧為亂丟在桌上旳那些稿紙仔細的整理好,然後放進沒有任何標準的檔案袋,貼上封條,在放進帶鎖的檔案包內都如同在夢遊一般。
還是那句話,普通人真的無法理解像羅志強這樣的科學家,突然之間一直信仰的信念崩塌時那種感覺是怎樣的。那大概是比天崩地裂、滄海桑田還讓人震撼的感受。
不過腦子還是能思維的,但想的東西大概跟科學無關。
比如此時他覺得寧為身邊這些人太過謹慎了……
就剛剛寧為在稿紙上寫的那些東西,就算現在馬上公開,全世界能看懂並且能理解寧為那一連串想法的人大機率兩隻手都能數出來。而且即便看懂了又如何?
這些人中肯定起碼有一半甚至百分之八、九十的大佬都不會認同寧為的理論,可能還會吵一架,當然分成兩派開始吵架也是可能的,接下來會很忙,費城實驗室之前的對撞機已經關了,目前能驗證寧為想法的裝置只有有,大家會想著法去證明寧為的想法有多荒謬……
萬一證明是真實的?
呵呵,那最少也十年後的事情了吧?
知道寧為的目標後,羅志強大概清楚這次試驗需要的資料量有多大,而且他並不覺得這短短一個月正好能找到足以佐證這個理論的結果。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雖然lhc的確很給力,但並不能做到讓精確對撞。現在的的所有研究都是基於量上的。
為什麼lhc開始執行就是很長時間,因為只有無數次的碰撞,才能產生足夠的資料讓他沒這些人去尋找他們所需要的美麗邂逅。
即便一個月產生的資料也是天量的,但羅志強還是覺得不夠。當然即便有更多的資料,處理又是問題。
等等……
好像有三月……
這一刻,羅志強突然心癢難耐,如果lhc近十年收集到的資料能全給寧為的話,那資料量肯定是夠的,說不定三月就能從中分析出足夠多有用的東西,萬一寧為的理論是正確的……
是的,想到這個萬一,羅志強便覺得靈魂都在震撼。
這絕對是不亞於牛頓開闢力學體系,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成就。物理將翻開新篇章,地球的物理學將正式進入大一統時代,二十一世紀將是物理學的偉大時代,他們終於能窺探到宇宙的真理,瞭解到這個宇宙的執行機制……
這就好像宇宙的琴絃中說的那樣,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將小而輕的東西跟大而重的東西結合起來,前者比如各種粒子,屬於量子力學的研究理論;後者則是宇宙學的研究範疇,研究的是恆星、星系、乃至宇宙,最具代表性的學說則是廣義相對論。
兩者在各自的領域都有種種證據證明各自都是對的,但如果將廣義相對論跟量子力學合併在一起就會發現這將帶來天大的災難。
但宇宙並不是這樣的極端化,還存在小而重的東西,比如黑洞……
那麼就只有兩種可能,要麼廣義相對論跟量子力學這兩種學說有一邊是錯的,甚至兩邊都是錯的,要麼就是還存在一個還沒發現的理論能將兩者相結合。
今天他再次瞭解到了果然有這麼一個備選項,而且現階段就有可能被驗證。
羅志強得承認,作為一個學習並研究物理近三十年的老傢伙,他真的抵抗不了這種誘惑。
是的,這一刻,羅志強甚至升起了想辦法將這些年積攢的資料全部偷出來,讓寧為交給三月去分析,爭取早日找到有價值成果的衝動。
真的,這種衝動跟兩人的國籍沒有任何關係,並不是從所謂的民族大義考慮,只是很純粹的為了科學,這屬於信仰。古人說朝聞道,夕可死矣。大概最能形容此時羅志強的心情。
所以他甚至覺得此刻寧為就應該把這些純數學的理論成果公開,因為這樣的話,羅志強敢肯定就在內部會有許多物理學家,無分國別、人種,都會希望能夠向寧為共享這些年的所有資料,來驗證這一理論是否能成立。雖然寧為的理論跟弦理論目前的情況差不多,都是用純數學方法進行的推演。
但沒辦法,弦理論在目前世界的科技條件下基本上沒可能用試驗來證明,但寧為的理論卻是有可能被證明的,這中間的區別可就太大了。
而且羅志強相信寧為的數學水平,推導過程不可能有明顯錯誤。
唯一想不通的是,寧為為什麼不將成功寫成論文,如果這樣的話,哪裡需要十個億來做試驗?亞歷克斯憑什麼敢跑到這裡來耀武揚威?他覺得應該在無數科學家的要求下,讓艾德溫·喬治跪在寧為的面前,求他來分析這些資料才對。
&n跟 grid網格平臺的計算效率完全比不上三月智慧資料分析系統。眾所周知,lhc雖然是世界上最大最複雜的探測系統,甚至精細到每個探測器都裝備了上億個探測單元,但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計算系統,會嚴重拖延科技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