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庫克將三月頒獎典禮定義為科技春晚標杆,還挺嚴謹。但有一個問題,對於蘋果來說,每年新品釋出會結束,就意味著當天或者近期,其新產品就會在官網接受預定,並開啟發售。
換而言之,分佈在全球的科技粉們可以在馬上把錢花出去,換來自己心心念唸的產品。
但頒獎典禮不同。
眾所周知,寧為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過自己不會去做公司,也不會干涉產品的生產,他沒有精力做這些。具體到張丁喜,他是寧為的學生,是專案組的負責人,主要工作是做研究……
所以這場頒獎典禮讓無數人的錢包開始躁動,但也僅此而已了,因為這些產品還只是實驗室裡的工程機,換句話說——沒得賣。
看到喜歡的物品沒錢買,是件很悲哀的事情。。不過在當今的社會大環境下,只要不是超過大眾生活太多有極為稀缺的那種特別高階產品——比如私人飛機、私人遊艇、城堡這種東西,透過個人發狠的努力,攢個幾年的錢,還是有極大希望能擁有的。
但這次不同,對於期待能換上全新真3D電腦裝置的使用者來說,他們自己努力沒用,需要的是有資質的廠家趕緊努力,趕緊讓寧芯跟這種真3D顯示器能量產。
當然對於無數高科技公司來說,他們也的確願意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從這些科技資本意志的角度來說,即便沒有需求,他們都要創造出需求。更別提,這一場頒獎典禮下來, 已經幫助他們指明瞭未來使用者需求的方向。未來娛樂形式升級已經迫在眉睫, 沒人能夠忽視這一點。
所以不管有多忙的事情,這次寧為邀請來參加頒獎典禮的商業大佬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選擇了留下來。
商業方面的東西, 需要跟前沿實驗室達成一些共識,才能決定未來該朝著哪些方向努力。
不止如此,據說包括Regal、AMC、Odeon &UCI等等世界各地實力雄厚的大院線都在當天派出了公司高管前來華夏瞭解這項技術,足以說明資本的敏感性。
而要達成共識, 張丁喜在頒獎典禮上透露過一個很重要的資訊, 出成績的實驗室前期幾乎是寧為以一己之力的建設起來的。換句話說,前期搭建實驗室,購買各種實驗材料的錢大都是寧為私人出的,按照這些大公司對於實驗室專利歸屬的理解, 掛在實驗室名下的相關專利, 大概還是要跟寧為去談談。
對於大佬們來說,這絕對不是一件能讓人很開心的事情。事實上跟寧為打交道從來都讓許多人很心塞。
這大概也是昨晚接受採訪時,大家都在說好話的原因,接觸的久了, 性格大家也差不多瞭解了, 寧為是個不太吃軟但更不吃硬的主,而且跟他們中間許多人一樣,毫無風度可言,最可氣的是, 這傢伙完全沒有商人的邏輯……
比如按照商人邏輯, 促成一場合作,需要雙方的付出, 以技術授權來說, 一方出錢,另一方拿技術換錢,只要談好了價格, 接下來一切都水到渠成。
但寧為不一樣,他不會跟任何人談這項技術應該算多少錢, 因為關於技術授權的談判, 他一般會早早的交給更專業的公司去處理, 比如華為。
他只會給出一個限定條件,接受他的條件, 才能有機會去跟那些公司正兒八經的談技術授權,如果不接受, 那就沒有之後了……
這特麼是什麼?
西邊那些科技界大佬們早早已經給定義了, 這就特麼是技術霸凌!
尷尬的點在於初期的規則是他們制定的, 倒也不是大家都想老老實實的遵守規則,只是技術上一些加密手段太過繁瑣,而且層出不窮,經歷過一次湍流演算法硬體裝置上對於包括思科、愛立信在內諸多大型網路裝置公司的打擊,大家的道德水準集體上升了許多。
尤其是寧為這個人怎麼說呢……
他的破壞力跟他的能力非常匹配。
起碼到目前來說,雖然華夏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但是在智慧平臺的研究上, 到目前為止還沒哪家能到三月的高度。這對於世界科技進步的發展不太友好,但如果想要接入系統, 卻又要全盤接受寧為制定的標準跟規矩。
這大概也是這些年對抗依然多於合作的根本原因。
只是現在一味的對抗不太可行了。
經濟下行期,這種水準的科技進步已經大於了分歧。畢竟資本逐利是天性使然。
即便公司掌管著並不希望跟寧為打交道,但即便是要給投資的股東們一個理由, 也得擺出一個姿態來。
畢竟事實已經足以證明一切。
頒獎典禮這個週日剛過,三月第二個週一,股市剛一開盤, 跟寧芯製造息息相關的華芯精密就直接漲停,華夏股市上的一眾科技股更是全線飄紅。
尤其是跟晶片相關的板塊,開盤前一小時,漲停板前十的幾乎涵蓋了整個生產領域。
這足以說明人們對於寧芯的看好,即便現在甚至還沒有寧芯正式投產的訊息放出。
要知道放眼全球股市都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如此振奮人心的一幕了。如果一定要向前追溯,上次股市這麼揚眉吐氣,還得是一年半前,寧社推出隨機演算法的時候。
只不過那個時候一眾利好的股票主要是上市的遊戲公司,真正讓全球遊戲接入了演算法的遊戲公司都紅火了一陣,微軟這次能拿出這麼多錢來收購暴雪動視,很大程度上也是市場助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