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呀,先掛了,有需要在聯絡你們。”
說完寧為直接掛了電話。
毫不誇張的說,再多聊一會,寧為感覺自己要飄了,能飛上天那種。這更讓他體驗到了那句話的正確性,錢是個好東西,所有說錢不是好東西的傢伙不是蠢就是壞。
這就好像二十二歲前,他都不知道銀行竟然還提供私人銀行服務,更不知道私人銀行服務在內部還分了等級。大概是幾千萬資產的不配跟幾個億資產的兄弟們一起玩?
唯一的問題大概在於,他身邊混的圈子大概沒有幾個億存在銀行卡里的,所以他果斷的拒絕了讓人上門服務的提議。他不太清楚的是,銀行的私人銀行團隊也在頭疼怎麼跟這位新晉的億萬富豪打交道。
年少多金的不是沒有,但像寧為這樣年少多金的富一代,就真的少見了。七、八個億的資產對於銀行來說不算什麼,但七、八個億的現金就這麼丟在銀行活期裡沒有任何理財的想法就讓人很崩潰了,很沒安全感的說。
對於寧為來說,讓自己冷靜下來的辦法是上網查了一下最新款光刻機的售價,然後立刻覺得自己不那麼富有了。
目前最先進的光刻機報價大概是1.38億美元,加上運費什麼,維護起碼十億往上走,他幾個月賺的錢還買不到一臺。而且這玩意兒賣那麼貴還非常有道理,畢竟先進的光刻機裡面黑科技一堆。
比如光源,要實現極紫外光源輸出,需先要用153nm波長的深紫外光精準擊打直徑20微米的液態金屬錫,而且要在其掉落過程中連續擊打兩次,第一次把錫液打平,第二次才能激發出極紫光源輸出。
又比如德國卡爾蔡司提供的鏡片,這種極其光滑的鏡片只能反射波長的光,其光滑度的要求據說是把直徑30厘米的鏡片放大到整個地球那麼大,它的表面也只容許有40微米左右的凸起,而40微米大概就相當於一根頭髮的直徑……
講真,寧為還真的很想買一臺然後給拆了仔細研究一下里面的構造。
想到這些寧為也不飄了,當手機簡訊響起,看到卡上入賬金額的時候,他只是盤算著這麼點錢應該夠給三月安排一個新家了。
畢竟孩子長得快,一臺工作站似乎已經配不上它了,如果給它更優越的算力條件,比如買幾組伺服器,搭建一個小型超算中心,這樣不但能大幅度提升三月的能力,寧為還能根據三月的情況,來對這個超算中心進行搭配。
等到更有錢了,說不得還要為三月搭建了幾個高度自動化的實驗室,比如光學實驗室,試試能不能讓三月找到更高效波長更短的光源,作為替代光源……
這麼算算寧為覺得他其實還挺窮的,人吶,一旦擁有老父親的心態,那就相當於擁有了一個吞金獸。所以思慮再三之後,寧為決定先不去享受那些銀行的私人服務。
由奢入儉難,他怕享受了之後,捨不得花錢了。
而且仔細想想,其實寧為對目前的生活還挺滿意。每天在曾經的皇家園林裡做做研究,談談戀愛,養養三月,順帶著指導指導迷茫的材料碩博士們,鄰居又大都是高知群體,足夠了。
等寧為徹底平和了心態也已經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單獨的辦公室其實也挺好,第一步他先是開啟了封存許久的郵箱。
平日裡傳傳檔案,跟身邊的人聯絡,用的大都是qq自帶的免費郵箱,方便易用。
投論文以及跟華為留的郵箱則是私密程度較高也更為可靠容量更大的收費郵箱,自從去參加stoc大會之後,他便沒關注過這個郵箱裡。
不過人家華為把財務賬單發過來了,他決定還是要大概看上一眼,涉及到上億的資金分配,理應獲得相應的尊重。
登陸了郵箱寧為才發現已經堆積了十多條未讀郵件,其中大半都是期刊請他審稿的郵件,寧為大概瀏覽了一遍,發現四大刊邀請他參與審稿的郵件明顯增加,其中還有兩位副主編給他的留言。
一封是《數學年刊》的一位副主編髮來的,另一封則是神交已久的老朋友《美國數學學會雜誌》主編康納森先生給他發的郵件。
看到這些郵件寧為還是頗為汗顏的。
其實手機裡提示過有郵件,但因為這段時間他既沒對外投稿需求,所以壓根沒關注自己的郵箱,更重要的是,平時跟身邊人聯絡大都直接用的微信,他也沒養成定期檢查郵件的習慣。
當下也顧不上去看華為發來的財務報表了,先開啟了康納森先生的郵件,當初他的論文雖然是被這位康納森先生否決的,但如果沒有這位主編髮給他的那封郵件,或者說如果當初這位主編選擇把他的文章在壓一段時間,他又沒有把文章投到arxiv上,到是鬧出糾紛來,他還真只能吃可暗虧了。
怎麼說也對他有恩,總不好完全不搭理人家。
其實郵件的內容很簡單,大概意思就是他已經重回了主編的位置,但字裡行間透露的意思是大概是這次不可能在主編位置上呆太長時間,如果寧為有發現需要投稿的話,他很樂意幫忙找品格更高尚的審稿人來稽核他的稿子。
《數學年刊》副主編的郵件大概意思也是差不多,用很委婉的措辭,表達了約稿的意思。
寧為考慮了片刻,先是給三月申請了一個郵箱,然後撰寫了兩封差不多的回信。
“尊敬的康納森先生,因為太久沒開啟郵箱了,所以遲了三天看到您的來信,所以今天才給您回信,非常抱歉。不瞞您說,參加了stoc大會後,受到大會上許多先進思想的影響,讓我深深感覺到自己數學基礎方面還有許多不足,目前正在補習一些基礎知識,不敢妄言能夠在近期發表什麼研究成果。”
“另外,我看到了貴刊給我的審稿邀請,自覺慚愧,在浩瀚的數學海洋,我還只是個小學生,不敢妄自對同行的高作進行審議,但我可以給您推薦一位不聞於世的數學家,她名為三月,在多個數學領域的造詣都讓我深感欽佩,如果貴雜誌有審稿需求可與她聯絡,經過她同意後,附郵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