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讓狄青點兵,狄青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西軍。
狄青雖然起於西軍,但是京營禁軍也是待過的。他曾侍衛步兵殿前都虞候做起,升到了步軍副都指揮使、馬軍都指揮使。
京營禁軍步兵和騎兵,狄青都是瞭解的,早就已經不堪為用。
籠統分來,大宋的軍隊分禁軍、廂軍和鄉兵。
不錯廂軍和鄉兵的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記,而作為軍中主力的禁軍,同樣分為三部分——河北軍、西軍以及京營。
至於其他大宋各路,所有的禁軍加在一起,其數量也不及這三部分中的任何一部。
大宋開國之初,在這三部禁軍人馬中,其實是以西軍為最弱的。
但澶淵之盟後,大宋與契丹保持相對的和平,近一個甲子再未有大的戰事,使得和契丹對峙的河北軍已經腐化,如今早已難堪大用。
至於京營的禁軍,則是早早就淪為中看不中用花架子,如今大概只能做儀仗兵和在演武時用了。
大宋如今只有西軍,不論是四路正規軍,還是其他蕃兵、強壯、弓箭社,在與西夏、青唐諸羌的鏖戰中,還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
在大宋,西軍已經成了大宋唯一的可戰之軍了。
大宋西軍是一支能苦戰、敢犧牲,深入瀚海戈壁千餘里做野戰、為大宋開疆拓土的軍隊,因此狄青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用西軍南下平叛!
狄青從西軍中挑選了三萬精兵,並挑選了十幾員將領,限期月底到京兆府集結。
京兆府就是長安,作為陝西路安撫使的駐地,也作為對夏作戰的前敵指揮部,整個長安城就是一個巨大物資基地。南下西軍的糧草、輜重、甲冑兵器等,都將在這裡領取和補充。
狄青會在月底之前,跟集結的西軍在京兆府匯合,啟程南下平叛。
………………
狄青所點的十幾員西軍大將中,第一個便是楊文廣。
楊文廣將作為此次平叛大軍的先鋒。
大軍的先鋒,也就是先頭部隊,要擔負整個部隊的探路任務,先期偵察敵情,檢視地理;偵查、試探性進攻、打亂敵人的部署。這是一個責任很重也頗能裡立功的軍中職位。
楊文廣得到任命時,對狄帥很是感激。他知道這是狄帥對自己的信任和看重,也是給他一次重振楊家聲威的機會。
楊畋的失敗,雖然很大原因是在於他手下的兵太熊,但依舊損害了楊家將的聲威。楊文廣安定下決心,這次一定要重新打出楊家將的聲威,讓大宋重新對楊家將刮目相看。
楊文廣這次作為先鋒,手下全部選得是騎兵,都是從鎮西軍和保靜軍中挑選的精銳具甲騎兵。
楊文廣聽說自己被狄帥點為南下平叛的先鋒,更多的是感激,而楊懷玉卻更多是驚訝。
因為鍾浩早在自己堂兄楊畋敗了之後,便曾經說過這次官家必定會讓狄青為帥,領兵南下。而這先鋒怕是就要落在自己父親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