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員外郎看著那新墊的黃土路走了一會兒,才心滿意足的放下車廂窗簾,坐回車廂內。
林員外郎剛坐下一會,忽然聽到一首熟悉的詩作。
“溼盡薄衣涼欲透,田家未肯即休鐮。但能糧貴還豐足,不說酸辛只說甜。”
這不正是自己的那首最得意的詩作《秋收遇雨》嗎?
林員外郎不禁忙又掀開車廂窗簾,探出頭去朝外車外觀望。
只見從儀仗前的不遠處,一直到靜羌寨的門口的道路兩旁,全都站滿了手持書卷的童子。這些童子中不光有男孩,還有很多女孩,他們全都穿著文士長衫,身上、臉上都很乾淨,完全就是一個個小書生的模樣。
正是這些小書生模樣的童子,在那裡齊聲高誦自己那首得意之作《秋收遇雨》。
林員外郎這首《秋收遇雨》雖然用詞樸實,沒有絲毫華麗之處,詩句也簡單明瞭,但是卻是他生平所做詩詞中評價最高的,也是他最引以為傲的作品。
這首《秋收遇雨》是林員外郎在家丁憂時,見到老家的農人秋收時,正遇到下雨,他們為了搶收麥子,不懼風雨的情形而寫。這首詩作雖然樸實無華,但卻是是飽含感情的。
詩中把那種對農人遇雨的擔憂和他們只要能保證豐收、不懼任何苦累的心理,都表達的很是豐滿。這首詩是林員外郎生平最為出彩的詩作,甚至有人評價他的這首《秋收遇雨》,可以和前唐李紳的《憫農》並相爭輝!
今日在這西北苦寒之地,聽到連這裡的童子都在吟誦自己這首詩作,林員外郎忍不住有些激動。
原來自己這首詩作的知名度如此之高啊,在這西北苦寒之地,竟然還有這麼一群小小的童子是自己的擁躉!!
不行,自己一定要下車,讓自己的這些粉絲親眼見見自己,以慰他們的崇拜之心。當然,自己也順便感受一下粉絲們的崇敬的目光。
林員外郎當下敲敲車廂,示意馭手停車。
鍾浩見林員外郎忽然下車,忙下馬過來陪著。
“林員外怎麼不直接進寨,卻突然下車了,難道是覺得下官怠慢了?!”
“沒有,絕對沒有,只是本官從未來過河西,想更近距離的體味一下西北的風情!”
“那下官便陪著林員外一起走走,一起體味一下!”
“甚好,甚好!”
鍾浩陪著林員外郎緩步走在新墊的黃土道路上,向著數十個正在高聲吟誦《秋收遇雨》的靜羌寨學童走去。
林員外旁敲側擊的道:“敢問鍾承事,這些童子可是靜羌寨的孩子?”
“嗯,都是我們靜羌寨學堂的學生!”
“啊……這靜羌寨裡竟然還有學堂?”
鍾浩笑道:“聖人言:無文教無以興邦。下官時刻不敢忘,力所能及之處,一定要推廣支援我大宋的文教之事!”
鍾浩的這回答倒是讓林員外頗為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