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寨處於莽山原始森林之,峽谷幽深,千尺飛瀑狂瀉,四周的懸崖峭壁遮天蔽日,行走在峽谷之,陰森幽暗,有如踏黃泉鬼道,故而這裡名曰鬼子寨。
吳軍在鬼子寨的幾處險要隘口設下關卡,雖然說吳軍的主力並不在鬼子寨,但做為整個莽山防線的第一道關口,沈瑩還是派了不少的兵馬來駐守,憑險而據,只要能攔阻住漢軍達到目的可以了。
越複雜的地形對於擅長於山地作戰的漢軍來說越有利,吳軍雖然扼守在鬼子寨的險要之處,但錯綜複雜的地形和峰怪石給漢軍提供了接近於目標的掩護,吳軍雖然看到漢軍在不斷地接近,他們也試圖放箭阻擊漢軍的前進,但密佈的森林給漢軍提供了前進的跳板和平臺,這一棵樹到那棵樹,完全是天然的掩體,漢軍不費什麼力氣接近到了吳軍的關卡前。
在這種密林和複雜的地形下,使用弓箭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因為弓箭不會拐彎,箭射出去都是直來直去的,有著大量的掩體,弓箭傷人的概念是極低的。
但漢軍的火器則不同,一旦投擲出去,至少可以在方圓一丈左右的範圍內形成殺傷力,火器的唯一短板是必須要用人力來投擲,臂力再強的人,也不可能投擲超過弓箭的距離,所以在平地使用起來,反倒不如弓箭好用。
但到了這種深山密林之,弓箭幾乎沒有用武之地了,可接近到關卡前面的漢軍卻可以使用手雷。
一枚枚竹筒手雷投擲了出去,炸得吳兵是鬼哭狼嚎,本來以為躲在關隘的後面可以安然無恙,那知這些火器根本無視防禦,直接把吳軍的關卡給炸了個稀巴爛,人員傷亡慘重,不得不狼狽地向後撤退。
漢軍則是氣勢大盛,連續地發起了攻擊,攻克鬼子寨之後,又如法炮製,連續地攻克了猛坑石、崖子石几處險要,直逼莽山的主峰而來。
沈瑩不禁是鬱悶不已,按理說越險峻的地勢應該對防守方有利,但現在的情況卻是倒過來了,吳軍設下的關卡無法阻止漢軍的接近,而一旦讓漢軍進入到幾十步的範圍之內,便會發生致命的後果。
漢軍頻繁地使用了火器進行攻擊,讓吳軍的防線根本無法抵擋,鬼子寨、猛坑石、崖子石都堪稱是險要之的險要,可惜都無法守得住,全部失陷在了漢軍的手。
而現在,所有的吳軍都退向了莽山的主峰,準備在這裡與漢軍決一死戰,但主峰的地理位置也不崖子石一帶強多少,唯一有利的只有主峰的高度,是別的關隘所無法企及的。
但情況較糟糕的是,主峰這一帶的地勢更加地複雜,原始森林更為地茂盛,如果漢軍繼續地採用先前的方法,吳軍如何能抵擋得住。
部下的一位官吏對沈瑩道:“漢軍所倚仗的,便是火器,不過使用火器,至少得接近才行,此間山林茂密,可為漢軍提供方便,不如趁此西北風之時,縱火燒山,將這些密林全部燒光,讓漢軍再無藏身之所。”
此計正沈瑩的下懷,此時天公也較作美,正颳著西北風,放火燒山,不但可以將漢軍賴以藏身的山林給滅光了,而且火勢向南撲去,漢軍躲避都是一個困難。
趁著這個機會,沈瑩下令立刻是放火燒山,熊熊烈火,從莽山主峰開始,一路向南蔓延,火勢則是越燒越旺。
漢軍的進攻勢頭也被這把火給擋住了,漢軍能力再強,也沒有穿越火線的本事,不過面對大火,他們還可以選擇退卻,這場森林大火,倒是燒不死人的。
劉胤聞訊之後,卻是眉頭緊鎖,沈瑩倒是卑劣之至,打仗打不贏,居然會用這種旁門左道,好好的一片原始森林,這麼毀在他的手了。
還好相隔了幾天,突降了一場大雨,倒是把這場森林大火給撲滅了,否則這一路燒下去,整個莽山甚至整個南嶺,都有可能被全部燒光了,也許老天也見不得如此倒行逆施的做法,才會降下大雨,以示懲罰。
不過沈瑩倒是不在乎,畢竟放了這麼一把火,他的目的是達到了,整個主峰前面的山地,變得光禿禿的,一覽無遺,漢軍想要憑藉這些森林向前推進的想法恐怕是落空了,吳軍的防守壓力變得輕鬆了不少。
不過這顯然難不倒劉胤,吳軍放火燒山,燒掉的只是主峰往南的這一片森林,而主峰以北的森林,卻依然是安然無恙的,只不過那兒斷崖絕壁,無人可以攀登。
劉胤再一次地喚阿堅到了近前,將迂迴到吳軍後翼的這個艱鉅任務交給了他。
阿堅二話不說,率領著八百部曲便出發了,這麼多年來,只要是急難險重的任務,非阿堅莫屬,而且只要是阿堅這個救火隊長一登場,再難的任務,也沒有完不成的。
對於那些讓普通人望而生畏的絕壁懸崖,阿堅等人卻是如履平地,他們很快地穿越了三條斷崖,出其不意地出現在了吳軍主峰的後面。
為了配合阿堅在後翼的突襲,漢軍從前山向莽山主峰發起了進攻,不過沒有森林的掩護,漢軍想要在吳軍密集的箭雨之下接近主峰,得是異常的困難,無法接近目標,無法使用火器,漢軍的攻勢一度受阻,進展不利。
不過前山的佯攻給後山進攻的阿堅提供了掩護,在吳軍的疏忽大意之下,阿堅派八百勇士秘密地接近了吳軍的營寨,並突然地使用手雷強行地轟開一條道路,衝入了山頂之。
面對漢軍的前後夾擊,吳軍陣線大亂,沈瑩也搞不清漢軍這是從哪兒殺來的,一頭霧水。
在阿堅的配合下,羅尚在前山率領漢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改佯攻為實攻,吳軍抵抗不住,節節敗退,漢軍趁勝而進,一舉攻了莽山主峰。
showread(;
手機使用者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