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的御座比較高,可以看到此時武英殿里約三四十個文武官員,心裡忍不住嘆口氣。
洪承疇啊!
他穿越來這五天,統共就認識了四個人。大伴王承恩,外加這三個閣臣。老實說,他腦子裡根本就不知道韓爌是誰?在明末幹了些什麼事。
他並非專業研究明史的,也就是個歷史愛好者的水平。九年義務教育+明朝那些事兒+網文(明朝)。
洪承疇在明末的歷史中可是大名鼎鼎。王雙當然知道他。這位薊遼總督最後投降了蟎清,為蟎清立下赫赫戰功。據說他打回老家時,他老孃不認他這個兒子。
按照崇禎皇帝的說法:諸臣皆可殺。王雙眼前這約四十個大臣,有幾個是心向大明的,又有幾個是心向自己的家族、階級利益的?這還真不好說。
忠奸難辨吶。
東林黨,呵呵,東林黨!
頭皮太癢水太涼。黑料大把,根本就不需要人去黑。王雙對閹黨沒好印象,對東林黨更沒有好印象。其大部分都是一幫當了婊子還要立貞潔牌坊的無恥之徒。
朕的忠臣在哪裡?
王雙咳嗽一聲,清清嗓子,徐徐的說道:“擢洪承疇為三邊總督。”
洪承疇要投降蟎清,那也得去遼東再說。他現在需要用洪承疇的軍事才能為大明效力。
局面就是這麼個局面,混沌的看不清。但他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吧?唯一能讓他依仗的便是他大致知道明末的歷史和一些人物。
韓爌六十四歲的年齡,滿頭白髮,文官們吵了快一個時辰,他站得有點累,這時顫巍巍的回奏道:“陛下,太子少保、兵部尚書楊鶴任三邊總督不足月餘。”
王雙對楊鶴的名字略有點印象。具體不大清楚。實在是明末留下名字、痕跡的文官武將實在太多。這是一個璀璨的大時代,只是以悲劇落幕:大明亡了!
“召回朝廷,另有任用。”王雙根本就懶得管什麼官場慣例,升遷規則,丟下一句話起身往武英殿後走。大太監王承恩趕緊跟著。
回到明朝,他是不可能按照東林黨的要求,去當一個“好皇帝”。當東林黨所認可的聖君,或者說,當大明士紳等統治階級的聖君,其結局就是十五年後自己去吊死在歪脖子樹上。
他註定是要當一個刻薄寡恩、峻刻冷酷的皇帝!
…
…
皇帝一走,大殿裡頓時如同菜市場般嘈雜起來。
“這…”
韓爌、李標、錢龍錫三名閣臣對視一眼,不知道該說什麼。他們感覺聖上最近套路有點摸不清楚。聽皇帝這意思是要把剛上任的楊鶴給撤掉?
哪有這樣辦事的,朝令夕改?三邊總督不僅僅是一個人事問題,還事關三邊盜賊戰略。楊鶴主撫。
韓爌道:“此事需再議。我等須勸諫陛下。”
兩名閣臣點點頭。文官們紛紛散開。
(ps:楊鶴有個兒子叫楊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