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一場春雨如輕紗般籠罩著夜色中的紫禁城。溼漉漉的雨霧中,城樓、宮門、殿宇都模糊了輪廓。
充滿著皇家氣派的硃紅大殿中,王雙木然的坐在寶座上,看著幾名文官在那裡吵的唾沫橫飛。
這已經是他來到明王朝的第五天。但還是不適應啊!
危機感在心頭縈繞不去。
只要受過我朝正統的九年義務教育都知道大明崇禎皇帝是個什麼結局。
煤山上吊,自掛東南枝。
跟隨者:大伴王承恩。
自掛前的名言:1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2諸臣皆可殺。
原文是: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
這真叫命不好啊!
穿越到一個末代皇帝身上。但凡王朝有個幾十年的壽命,我生前享樂一番,管他死後洪水滔天。
當明君苦,當雄主難。當一個耽於享樂的昏君還不會麼?
王雙不知道別人怎麼想的,反正他是不想死在三十四歲時。好死不如賴活著。生死間有大恐怖....
但更不好的訊息是:現在的時間節點是崇禎二年四月二十日。
什麼意思呢?
第一,崇禎二年的三月,欽定逆案。崇禎同志已經將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清掃一空。
有沒有樹立新皇帝的威壓,有沒有當家作主,翻身農奴把歌唱,拿到大權,這暫且不說。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制衡東林黨的力量集團沒有了!
王雙痛心啊!
他從來就不認為閹黨是什麼好貨色。天啟末年,明王朝給搞得一團糟就知道閹黨們的德性。但是至少有一點,魏忠賢撈銀子還是很給力的。
數數天啟朝和崇禎朝的鬧餉次數。稍微有點智商的人都會很明白選“眾正盈朝”的東林黨,還是選閹黨。
這明朝末年的國事,說的直白點就是:錢的問題。
沒錢說個鳥蛋!
現在正在下面爭論的文官們。內閣首輔韓爌,東林黨。次輔李標,東林。錢龍錫,東林。六部、科道言官,放眼看去,有幾個不是東林的?
這叫他這個領導怎麼當?想玩平衡,玩點手段,連支撐點都沒有。玩個屁哦。
真以為皇帝一聲令下,政令通行全國?就王雙的估計,目前這局勢,只要皇帝的政令敢損壞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他的政令連紫禁城都出不了。
所謂紫禁城就是“故宮”這麼大的地方。不是京城。
崇禎還是太年輕啊!畢竟是十七歲登基的小娃娃。就算是聰明絕頂、冷靜、鎮定,但終究是缺乏政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