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六百二十一章加薪
“臣叩請聖安”
從耿府出來後,張佳木知道事情已經到了最後關頭,該揭蓋子了。
午朝時間已經過了,不過,皇帝還在見人辦事。以張佳木的身份,連宮門口遞牌子的手續都免了……誰還敢查他的腰牌?
從東華門一路進來,皇帝也正在乾清宮辦事,一聽他求見,便立刻宣召。
因為是天天見面,所以只是一跪一肅一叩首,然後便可以起身。皇帝倒也不同他客氣,直截道:“這些天你可抓了不少人,怎麼樣,後手打算怎麼辦?”
他的語氣嚴峻,不過,張佳木對皇帝的心思已經知道的清清楚楚,因而,他從容答道:“情形很嚴重,皇上,不要說太遠的地方,輦下都中,就有太多人行不法事。”
“什麼”皇帝大為震怒,拍打著御座扶手,怒喝道:“他們怎麼敢”
“下頭文官們都是狼狽為jiān,朋比為黨,嘴上說一套,他們以為,皇上要靠他們辦事,離不得他們,所以越發跋扈了。”
文官難制,這也是皇帝心中很深的忌憚,加上對文官朋黨的先入為主的印象,張佳木的話,可謂是句句說到了皇帝心裡。
“一群hún賬”皇帝臉上一縷青氣掠過,語氣聲調卻是平靜了下來,看了看張佳木,道:“交給你窮治。以後,錦衣衛不要因循守舊,也不必拘泥成法,反正,朕允許民間告jiān,也就是允准錦衣衛有自主的抓人權,以後,再有貪髒不法的,一律抓了拷問”
“是”
張佳木很響快的答一句,然後將手中的一本冊子交給皇帝的近shì太監,由著對方再呈上去。
“掌前府忻城伯趙榮……”名單上的第一人便是叫皇帝極為詫異和意外,再看趙榮,罪名是老而昏聵,不勝任。”
“趙榮似乎……”
“臣知道皇帝想保全忻城伯,臣與忻城伯亦無sī怨。不過,忻城伯役使的京營兵有一千多人,臣三令五申,以後勳戚武官不能佔役,奈何忻城伯幾家都不理會,而今之計,光辦文官,不辦勳戚武官,恐怕文官們也不能盡然心服吧。”
“好吧,朕依你就是。既然趙榮不勝任,叫他不必再管事,以伯爵退回家中休養吧。”
其實皇帝也算是丟卒保車了。張佳木的意思很明顯,勳戚佔役不法之事很多,現在丟擲一個忻城伯,雖然和皇家關係不錯,但總也不是很親近,犧牲一個,敲打大片,比大規模的得罪勳戚要好的多了。
一個王朝,文官忠忱的有,但改換門庭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至於百姓,管你皇帝姓誰,一般要納糧。
只有勳戚,公侯伯爵,那是立國之初血戰功勳換來和特權階層,一般情形下,不是到了最後的亡國關頭,這些勳戚可是不會放棄這個王朝的。
百姓和文官武將會在新王朝投機,以獲得幾百年的榮華富貴,勳戚們為什麼要冒這種險?他們的家族已經是這個王朝的最上層了,除非,有機會取代皇族,成為新王朝的統治家族,不然的話,造反的代價太高,而收益太低,沒有人會做這種傻事的。
所以皇室對勳戚也自然是極為信任的,終明朝一世,都督府肯定是公侯伯來領的,現在張佳木彈劾的忻城伯算是地位較低的一個,只是資歷夠老,所以皇帝命他執掌前府事,而如果不犧牲此人,怕是會昌侯等真正的勳親權貴也會受到殃及了。
“都督範雄、都督同知張斌、南京戶部待郎馬諒、右都御史石幞,皆昏聵不勝任,著,一併革職,回鄉閒住。”
官員到了一定年紀,就可以自請致仕,也就是退休。在明朝,因為開國高皇帝是個很會過日子的人,所以一般的大臣他是不給退休金的。
只有那些效力多年,而且功勳苦勞極高的大臣,後來的皇帝會特別給予一定的退休金,到後來,官做到一定位置了,都會有這種待遇。以原品致仕之後,回家也是一鄉之望,是在野的大佬,地方官以門生上門來拜,逢年過節闔城滿鄉計程車紳都會敬上幾分。
官做到這種地步,才有味道。
革職回家,退休金也沒有,待遇也消失,算是灰溜溜的被攆了回家,這些官員,自然會是怨氣滿腹了。
“御史樊英、主事鄭英、戶部給事中趙忠、知縣馬雄……等,罪在不赦,立斬”
皇帝看看單子,張佳木已經將罪行以小字寫在下面,按理來說,這種大案,應該有由刑部和都察院、大理寺這國家三法司會審,定罪之後,然後秋決時勾決,到時候才能押上刑場,一刀斃命。
但此時以非常手段抓人,皇帝看到證據確實,當然,是錦衣衛的證據確實,當下便也不再多問,自御史以下,六品至七品的官員三十五人,立判斬決。
這般狠手,一邊承旨的司禮監的太監們也是面sè蒼白,只在皇帝說話之時,就得濡墨著筆,等話說完,一張詔旨也書寫完畢,而一會張佳木只憑此詔旨,不必再經過內閣副署,直接就憑旨殺人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