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口乾也領著張向北,走到大師山纜車站的小廣場上,纜車十五分鐘一趟,小廣場也是藥師堂的入口,田口乾也和張向北說,要是不想等纜車,也可以從藥師堂後面的一條山路上去。
話剛說完,他自己就說,還是等吧。
他穿著一雙木屐,就是腳上功夫再好,穿木屐爬山也是一件辛苦的事。
小廣場上有一個水池,水池邊上放著一圈的卵石,當作是凳子,田口乾也坐下來,就把腳伸進了水池裡,他看著張向北,山羊鬍子一直在抖動。
張向北知道,他這是在笑自己,穿得也太正經了。
張向北心想,我他媽的還不是為了要來見你嗎,早知道你這麼不正經,我也不需要這麼刻意了。
田口乾也招呼張向北坐,似乎知道他在想什麼,說:“到了城崎,就沒有一個正經人了。”
說完和張向北一起大笑。
張向北也在卵石上坐了下來,不過要脫鞋脫襪子, 等會趕纜車, 腳溼嗒嗒的還難處理,太麻煩,他就沒有泡腳,而是背朝著水池坐著。
離他們不遠處, 就是“元湯”, 這個“元湯”,是城崎的第一口溫泉, 從一塊岩石下面冒出來, 流到了邊上的一個水池裡,水池上蓋著木格子的蓋, 裡面的溫泉水溫度很高, 遊客們買了雞蛋,裝在塑膠袋子裡,吊進去,在水裡泡著, 過一會提起來, 就可以剝開蛋殼吃了。
張向北看看藥師堂, 再看看“元湯”, 明白了, 一千多年前的和尚們給人看病, 大概也就是讓病人用溫泉泡身子、泡腳。
不管什麼宗教, 要取得大家的信任, 一開始, 都是從替人治病開始,和尚這樣, 道士這樣,傳教士最早到中國傳教是這樣, 現在在非洲傳教,還是這樣。
廣場上還立著一尊銅像, 斜挎著挎包,胸前掛著一個喇叭, 看上去風塵僕僕的。
張向北問田口乾也, 他和張向北說,這是西村先生。
原來這就是老焦的祖上,西村屋最早的建設者,那個在一九二五年北但馬大地震後, 領著大家災後重建溫泉鎮的鎮長。
纜車來了,田口乾也領著張向北去坐纜車, 張向北要去買票, 田口乾也說,不用買。
看得出來,他在這個小鎮上是名人,大家都認識他,纜車司機看到他,問也沒問,就放他們進了纜車。
大師山不高, 纜車一共停兩站, 半山腰的那站,就是溫泉寺。
張向北和田口乾也在中間下了車, 纜車繼續往上,去往山頂。
兩個人到了溫泉寺,溫泉寺的建築看上去很古老, 田口乾也在張向北邊上,滔滔不絕地向他介紹著,從道智上人說到這溫泉寺的本堂,張向北聽一半,還有一半,就從耳邊滑過了,他本來就對寺廟教堂什麼的都沒有什麼興趣,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
對張向北這種喜歡實踐主義的人來說,他覺得任何的宗教都是心魔,哪裡有什麼正和邪之說,所有的教義,都是利用人心的弱點,控制人的手段而已, 天主教和伊斯蘭教, 和東正教, 包括本教的清教徒, 他們互相爆發矛盾的時候, 有誰手軟心軟過。
張向北到這裡,本來只是為了上山頂看風景,只是被這個“專管閒事”的日本人,領到了這破廟裡。
別人管閒事管得這麼熱情,張向北儘管無感,也只能裝出饒有興趣的樣子聽著。
他聽說了這個寺廟的大梁,好像和京都的什麼寺廟的大梁,出自同一棵樹,又聽說豐臣秀吉到這裡來過,張向北差點就笑起來。
他覺得豐臣秀吉對日本人來說,就像是味精,什麼事情都喜歡扯上他,似乎只要一扯上他,就變得高大上了,不過,不光日本人這樣,國內也這樣,國內的味精更多,連潘金蓮都有這個地方和那個地方在搶,說是自己這裡的人。
兩個人繼續上山,到了山頂,張向北有些失望,也許是自己原來期望太高,真到了這裡,看到了,也不過如此。
山頂是一塊平地,站在這裡,可以看到日本海和整個城崎鎮,不能說這裡不漂亮,但至少不是最漂亮的,比不上張向北在黃石公園的山頂朝下面看,比不上三亞,在山頂的那幢別墅的平臺上,俯瞰下面的世界熱帶植物園。
張向北覺得,甚至都比不上永城鄉下,他爬到大坑源的山頂上,看著下面滿坑滿谷翠綠的竹林,風吹過來的時候,整個竹林搖曳著,竹葉立起來,露出下面的白底,風過之後,又一片片倒伏,好像盪開了一層一層的海浪。
其實,只要在高處,夠高,把所有的細節都過濾之後,哪裡看去都是很美的,你就是站在里約熱內盧的基督山上,看著下面的貧民窟,也很好看,色彩很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