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鮮送”社群配送系統正式上線之後,不管是單位客戶還是家庭客戶,數量每天都在增加,申屠紅燕他們幾家工廠,每天都在往杭城、上海和南京送保鮮櫃。
申屠紅燕和張向北說,我已經把其他的訂單都停掉了,巧芯那裡的外貿單子也不做了,就做你們這一個產品,不然,等北京和廣州那邊起來,更加來不及。
張向北說好,謝謝紅燕阿姨,保鮮櫃這塊,就拜託你了。
他們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發展,每發展一個城市,就需要大量的保鮮櫃,蔬菜不夠,他們可以加大采購,配送的人員不夠,他們可以增加人車,這些都很快,只有這保鮮櫃,必須一臺一臺做出來,只要保鮮櫃沒有準備好,他們就沒有辦法開展社群配送。
保鮮櫃現在確實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個瓶頸,好在義烏人本身就很拼,申屠紅燕和張向北的關係又不一般,完全把張向北這裡的事情,當成了自己的事情,張向北急,她比張向北更急,想盡辦法擴大生產,不僅自己工廠,她把她那些小姐們的工廠都發動了起來。
申屠紅燕給徐巧芯打電話,讓徐巧芯不要再發新的訂單到她們這些工廠,徐巧芯問為什麼,申屠紅燕把事情和她說了,徐巧芯說:
“好,好,我給你們放生,都是一家單位,‘宅鮮送’我們公司還有股份。”
“你還有老公在那裡。”申屠紅燕大笑著把電話掛了。
徐巧芯無奈,只能把他們手裡的外貿訂單,轉到其他工廠去。
張向北讓李薇他們,在網上做了一個調查,他發現他們的新客戶,有百分之二十一點五是經親戚朋友介紹,成為他們的會員了,這個比例已然不低,張向北放了心,知道不僅是他們的廣告投放起了作用,口碑也在起作用。
而對他們這種平臺公司來說,客戶的認可和粘著性,是最重要的,網上的客戶,聚起來很快,但是要散,也會很快,不管多牛逼的網站,要是倒下去,還不用一年的時間,不管你一年之前,多麼的風光無限。
而當大家開始遠離你這個網站的時候,他會毫不留情地把你的APP從手機上刪除,他覺得開啟手機,看到你就是被冒犯了,煩不勝煩。
這種趨勢,還會像潰瘍的傷口一樣,傷害迅速地擴大,怎麼止損都來不及,張向北覺得自己每天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他看著下面熱火朝天的工廠和周圍人來人往的辦公室,還有那雪片般飛來的訂單,絲毫也沒有功成名就的感覺。
沒有做企業的時候,他可以每天無憂無慮,做了企業之後,心就沒有那麼定了,隱隱的總是覺得,不遠處有個雷,正在等著他去排除,要是不排除,隨時就會爆炸。
而這個雷到底在哪裡,張向北又看不到摸不著。
顧工雖然比張向北大了十幾歲,但兩個人很合得來,晚上不值班的時候,下班後顧工經常會不急著回家,他說反正家裡兒子有老婆在管著做作業,不用他管,而張向北,是根本就沒有什麼上下班的概念,回家的時候,心裡總是覺得慌慌的,在辦公室待著,心裡就踏實了。
顧工經常會去食堂裡,親手做幾個菜,然後來找張向北喝酒,他做的菜確實好吃,顧工自己也得意地說,我覺得我身上,最值錢的不是腦子,而是這張嘴。
張向北大笑,他說:“菜是手做出來的,你應該誇自己手巧。”
“錯,菜是吃出來的。”顧工說,“做菜誰不會做,把東西往鍋裡一倒,分得清鹽和糖、醋和醬油區別的人都會做菜,再不行還有百度,上面什麼菜的做法都可以搜到,能做菜不稀奇,差別是做得好吃還是不好吃。
“菜要做得好吃,首先嘴必須敏感,嘗得出好壞,然後不厭其煩地反覆試,就能找到最美味的那一款,也就學會做了,接著觸類旁通,技藝才能夠長進,我的嘴就很敏感,很刁。”
張向北說:“好好,有道理。”
天開始有些涼了,他們喝的,是顧工自己釀的米酒,很醇厚,把酒倒進電水壺裡,稍熱一下,就可以開喝,酒一喝起來,兩個人就忘了年紀,忘了上下級的關係,幾乎無話不談。
每次,他們面前的茶几上,都會有顧工自己醃製的菜,這是他從自己家裡帶來的,他們食品廠的菜還沒到時間,沒有好吃。
張向北每次看到顧工來,都有點小小的期待,不知道他今天帶來的,又會是什麼好東西。
顧工和張向北說,人家買了新房,都會佈置一個書房,我這個歷史學的碩士,家裡一本書也沒有,除了我兒子的教科書和課外書,我沒有書,連我自己參加編寫的書,家裡也不會留一本,我不需要書房,我搞了一個作坊,裡面的架子上,都是各種罈罈罐罐和調味料。
顧工每次帶來的,都是他在自己家裡做的,張向北問他,到底做了多少種菜?
“不知道,記不清。”顧工搖了搖頭說,“我還有一個酒櫃,不過酒櫃裡沒有酒,裡面放著的都是各種醃肉,我發現用酒櫃放醃肉最好了,這些醃肉,應該有三十幾種,有鹽醃的,醬油醃的,還有加了各種醬料醃的,對了,我下次帶冬陰功醬醃製的牛肉給你吃,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