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北和小武開著車,第一個要去的是二貨的老家,二貨的老家也是國內有名的蔬菜產地之一,這裡集中生產黃瓜、番茄、生菜、芹菜和蒜苗,還有香椿。
二貨打電話回去,他們村的村主任,原來是二貨小學時候的同學,當年一起躲到茅廁後面,看到有人來方便,就往他屁股下的糞坑裡扔二踢腳,他也是參與者之一,聽說二貨他們公司,要來這裡定點採購蔬菜,當然是大力歡迎。
張向北和小武的車才開到村頭,就看到有十幾個人在等著他們,其中一個,就是二貨的同學焦主任,還有其他的十幾個人,都是當地的種菜大戶。
張向北想下車,焦主任說不用下不用下,到村委會再說,隔著窗戶伸進手來,和張向北握手。
焦主任跟在他們的車外面,一邊把他們往村委會領,一邊轟著那些種菜大戶,和他們說,去去去,現在事情還沒有定下來,定下來之後,會再找他們的。
人群都散去之後,他朝著車裡的小武和張向北說,這些都是聽說二貨有事情要幫忙,跑過來看看的,他們還以為二貨也來了。
小武笑道:“看樣子二貨在你們村裡,人緣不錯。”
焦主任大拇指翹了翹。
小武和張向北還沒開到他們村委會的時候,就知道自己來對地方了,道路兩旁都是蔬菜大棚,到了村委會,焦主任和他們說,不光光他們村,他們四周的鄰村乃至整個縣,都是這樣的蔬菜專業村,全縣蔬菜種植面積五十二萬多畝。
焦主任陪著他們去鄰鄉鄰村跑了三天,張向北和小武他們感覺收穫很大,張向北決定,就把辦事處設在二貨他們的村裡。
村裡原來有一所希望小學,說是一所,其實也就是一間兩層樓的房子,加上前面的一個操場,操場上立著兩根光禿禿的籃球架,連籃板都被人給卸走了。
現在學校的學生和老師,都合併到了鄉中心小學,這所學校就荒廢了,張向北和小武覺得這地方離省道不遠,交通還算方便,學校的操場,也正好用來裝卸蔬菜,他們就問村委會,把這幢小樓租了下來。
張向北問焦主任,村裡有沒有什麼讀過書的年輕人?
焦主任說有,有一個大學生還在村裡。
張向北和小武略吃了一驚,就這個村裡,還有一個大學生?
現在的農村,連年輕人都已經少見,留在村裡的,不是老人就是婦女和小孩。
張向北和小武他們這幾天在各個村裡轉,看到在菜地裡幹活的,除了婦女,最年輕的也是六七十歲的老頭,一問,小一輩都是連菜也不願意種,情願跑出去打工,哪怕打工的收入還趕不上在家種菜,也要往外面跑。
不跑,在村裡連個玩伴也找不到了,反正就地裡的那些活,家裡的女人和老人也可以對付。
焦主任和他們說過,我要不是當著這個鳥主任,我早就跑上海去找二貨了。
張向北請焦主任,能不能把這個大學生找過來看看。
焦主任走到了隔壁廣播室,開啟擴音器叫著:“大屁股家裡的娃,馬上到村委會來一下,大屁股家裡的娃,馬上到村委會來一下。”
張向北和小武在隔壁聽著,不停地樂,他們知道這個大屁股,不是大學生的爸爸就是媽媽,一定很胖,長著一張肥碩的大屁股,農村的外號,就是這麼直接。
回到了辦公室,焦主任和張向北他們說,這大屁股就是這大學生的娘,去年冬天摔了一跤,把腰摔壞了,躺床上起不來,家裡除了這個兒子,又沒有其他的人了,這兒子回來之後,就不再出去,留在家裡照顧他娘。
張向北和小武點點頭,明白了。
隔了十幾分鍾,就聽到外面老遠傳來腳踏車“嘡啷嘡啷”的聲音,焦主任說來了,三個人站起來,走到辦公室門口朝外面看,外面烈日當空,太陽把門前的曬場都曬得白花花的有些晃眼,一個身影騎在腳踏車上,正往他們這裡飛奔。
人還在曬場上,那人就叫了一聲,把張向北和小武都嚇了一跳,他叫的是:
“武總,你怎麼來了?!”
這個人居然認識小武,小武手搭在眉毛上朝他張望,他的臉在陽光下晃著,還是看不真切,等到他離他們五六遠跳下車,人跟著車子一起朝他們衝過來,衝到了房子的陰影裡,都快撞到他們身上了,小武伸出手,一把就抓住了他的腳踏車龍頭。
那人因為慣性,還是往前一個趔趄,然後才站住,衝著小武嘿嘿地笑著。
小武這才看清楚來人,問:“怎麼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