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張黑洞照片照片來之不易,為了得到這張照片,天文學家動用了遍佈全球的8個毫米/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組成了一個所謂的“事件視界望遠鏡。”
這8座射電望遠鏡連續進行了數天的聯合觀測,隨後又經過主要策劃人託尼·斯塔克2個月的資料分析才一睹黑洞的真容。
&n87的星系當中,距離地球5300萬光年之遙,質量相當於65億顆太陽。
黑洞本身是一種體積極小而質量極大的天體,引力非常強,以至於周圍一定區域內連光也無法逃逸,這一區域被稱為“事件視界”。
體積小的黑洞難以觀測,事實上,要想拍到首先要能看到。
即便能被看到,也不是所有黑洞都符合拍攝條件。黑洞的質量越大,就越適合成像,同時還要保證距離,萬幸的是,位於m87星雲帶的黑洞是一個超大型的黑洞,人類得以準確的觀測到對方。
但是——究竟是人類自發的觀測到了黑洞,還是黑洞顯露真容,被人類看到。
託尼不知道。
在他洗出了黑洞的照片,看到那張照片了之後,他的身體便產生了極其強烈的不適應性,寒流從脊椎出發,蔓延向四肢。
起初,託尼·斯塔克並沒有在意這一點,他身上有著科學家的特質,一旦有了靈感,就會持續工作下去,維持幾天幾夜也不停歇。
託尼只是覺得自己太累了,為了得到這張黑洞照片,他將自己關在實驗室中,已經三天沒有休息。
他如飢似渴,揣摩著黑洞照片上的種種資料,腦內掀起了風暴,模擬,並且構建著黑洞。
透過這張照片,他已經觸控到了黑洞的邊界,已經“親眼”見到了那尊可怖偉岸的力量。
黑洞把從它背後發出並射向觀測者的光線全部吞噬,在周圍吸積氣體的輻射構成的“背景牆”上投下一個剪影。
與此同時,從黑洞背後發出又剛好擦過視界的其他光線,會使“陰影”周圍增亮而形成一片明亮區域。
強大的引力透鏡效應會彎折光線,就連處在黑洞正後方的物質發出的光線,都能被彎折到黑暗區域的周圍貢獻一部分“光亮”。
在這張照片上,黑洞完全是一團漆黑,可謂名副其實。
這個陰影不會是一個對稱的圓盤,這主要是因為周圍氣體的旋轉速度極高,幾乎要接近光速。
如此高速運動的物質發出的輻射會發生多普勒頻移,輻射方向也會向物質運動的方向匯聚而形成一個狹窄的光錐。
這樣一來,出現在圓盤狀黑暗剪影周圍的就不會是一個完整的亮環,而是一個新月狀亮弧。
透過這張照片,託尼又確定了黑洞自轉的方向,他腦海之中,模擬出來的黑洞便如同真的一樣轉動了起來。
“為什麼我如何改變黑洞的自轉速度以及虛擬觀測者的位置,它都給我一個近似圓的形態?”
託尼閉目,在腦海內構建著黑洞的數值。
他本來認為可以利用黑洞“陰影”的形狀及尺寸,來了解黑洞的自轉速度及其自轉軸的方向,但是在模擬中,不論如何改變黑洞的自轉速度和他這個觀測者的位置,黑洞都給了託尼一個近圓形態,並且其尺寸大約為視界半徑的5倍。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對的……起碼目前為止是正確的。”
“先生,您的狀態不太對勁。”機械音響起,是賈維斯監測著託尼的身體狀態,向他發出警告。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出警告了。
很顯然,託尼並未管這些東西。
他如同著魔了一般計算著腦海內,建模出來的黑洞。
那個黑洞彷彿實質性的轉動著,散發著名為真理的毒藥,讓痴迷於它著狂熱追求。
猶如型月世界中,那些魔術師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