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博雅塔,大家都自動跳過了。
在宿白先生的古建課堂上,蘇亦講的東西都超綱了。
剩下的就是德才均備體健全七齋,一開始德才均備四齋就是用來當男生宿舍用的,而靜園六園就是燕大的女生宿舍。
剩下的體齋跟健齋則是當年的燕大的年輕單身教職工宿舍。
北大搬入燕園以後,這兩齋也都是兼職工宿舍,只不過不區分年輕單身而已,當年,蘇秉琦先生就曾經住在這裡。
此外,還有1952年建成的全齋。
燕大建校之處,墨菲設計不少建築物,不過因為經費有限,終究未能實現,北大遷入以後,在墨菲設計圖的原有基礎上,補充建設了大量的建築物。
全齋就是其中一間。
這部分,主要是建築物。
因為協會的名字號稱古建保護協會,因此,在古建方面,蘇亦講的比較多。
這些建築物,每組的兩齋之間都有一棟狹長的的東西走向的仿明清式建築,將兩齋連線在一起,形成品字結構,兩組品字結構形成兩個小院。
因此,對比於作為女生宿舍的靜園六院,德才均備四齋的建築及其所夾庭院的設計風格都更為雄渾有力、開闊豪邁,很複合男生的性格特點。
蘇亦說完這部分的時候,一幫男生就一臉羨慕,“要是我們也能住在這裡,多好啊。”
“對啊,羨慕當年燕大的男生。”
“哪裡像我們現在,六個人擠一間房子。”
在這樣的校園,這樣的宿舍入住,確實充滿詩情畫意。
大家也只是感慨而已。
現在的北大住宿條件,其實不差了。
因為這些宿舍樓,都是五十年代興建的,也才二十多年,算不上多麼的老舊,作為學生宿舍,絕對夠用。
逛了一圈,德才均備體健全七齋,眾人的目的地,繼續拐到下一站。
第一體育館,也簡稱一體。
這座建築物也是由私人捐贈建築的,它是燕大所在的美國託事部主席華納捐資興建的,因此,也被命名為華氏體育館,位於燕大東西方向主軸線的延長線上,與辦公樓隔湖向望。
因此,一體也採用了與辦公樓相近的形制,主體屋頂為廡殿頂,兩翼配有副樓。
蘇亦先是拍照,然後開始跟眾人介紹,什麼叫做廡殿頂。
清朝時期,廡殿頂只能用於皇家和孔子的宮殿,其中又以重簷廡殿頂最為尊貴。
重簷廡殿頂,用於重要的佛殿、皇宮的主殿,象徵尊貴,單簷廡殿頂,用於重要的建築。
說著說著,又扯到廡殿頂的來歷了。
“其中廡殿頂最早,約出現於先秦時期。據《周禮·考工記》載:‘商人四阿重屋’,即早在商朝,已有四阿屋頂,但只是四坡水的茅草房而已。”
古代所有的建築,幾乎都有跡可循,最終追尋源頭都可以從考工記得到解釋。
扯了一些關於考工記的廢話之後,蘇亦再次回到一體的建築風格上。
北大一體跟二體都是2030年代建設的,很有民族特色,豪華的廡殿頂上,灰色的頂瓦從高高的上脊由上至下整齊的依次排列著,屋簷外伸、上挑,距房體有兩米之遠,屋簷與上脊形成一個“帶式”彎度。
在屋簷下面的檁方子上,用各種顏色畫的多種動物的精美畫面,不熟悉北大的人們很難想象在這一宮殿一般的建築物,竟是一個非常豪華的體育館。
“這種古建式的體育館在國內很少見,咱們北大的一體,算是罕見建築物了,很有參考意義。”
可以從這些建築去觀察明清大型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