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規矩,我還是寫不完。一個小時回來。)
紀念宿白先生|李崇峰:宿白與中國佛教考
既然跑題了。蘇亦暫時就讓子彈飛一會。
既然說到燕大校史,說到司徒雷登。
自然而然就會說到墨菲。
作為燕大校園的設計者,燕大建築體現了墨菲的設計理念。
燕大當年所有建築都是墨菲主持設計建築的,其中就包括博雅塔。
為了讓大家更加深入瞭解墨菲。
蘇亦簡單跟大家捋了一下他的生平。
“亨利·墨菲當年在中國非常出名,他畢業於耶魯大學,墨菲先後為中國的教會大學規劃設計了多所大學校園或主要建築,如滬江大學、福建協和大學、長沙湘雅醫學院、金陵女子大學、燕京大學、嶺南大學。燕大咱們就不說了,大家感興趣一會下課就可以去看,我是廣東人,跟大家說一說,嶺南大學吧,當年嶺南大學擴建專案,也是墨菲參與的。他為嶺南大學設計了哲生堂,陸佑堂,惺亭這些建築,未來大家有機會去中大,可以看一看。”
說著,蘇亦根本就停不下來。
他望著眾人,突然提問,“大家知道,民國時期,國內一共有多少所教會大學嗎?”
還別說,真的有人知道。
“13所。”
是許婉韻回答的。
這個姑娘就是皮了。
蘇亦笑,繼續問,“那婉韻姐知道是哪十三所大學嗎?”
許婉韻望著他,“考我呢?我還真就知道了。”
說著,這姑娘就如數家珍。
“燕京大學、齊魯大學、東吳大學、聖約翰大學、之江大學、華西協和大學、華中大學、金陵大學、華南女子文理學院、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滬江大學、嶺南大學、福建協和大學。其中,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是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
蘇亦豎起大拇指,“厲害。”
許婉韻望著他,“說吧,你有什麼要考的?”
蘇亦問,“那婉韻姐,知道這十三所大學校址上都有哪些大學嗎?”
瞬間,許婉韻笑罵,“臭小子,你故意的吧,那麼多,我怎麼記得清楚。那你呢,知道嗎?”
蘇亦搖頭,“其實我也不知道。”
噗嗤!
其他考古班的學生忍不住笑起來了。
其實,蘇亦都知道。
這又不難。
不過這嚴重跑題,蘇亦就不說了。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中國教會大學的初創期,在此期間能夠籌措到開辦經費的學校都紛紛修建了校舍。”
“當然,應該採用什麼建築形式的校舍,沒人知道。也沒有標註。唯一憑藉的就是傳教士跟設計師的想象力。”
“對於西方建築師來說,這是次各顯神通的時機。根本就沒有特定的標準跟制式。”
唯一共同點也就是中國式大屋頂。既使是大屋頂,也各具特色。
“不過基本上有兩種基本傾向。一種是以地方特色為其參考摹本,壁如:嶺南大學、盡約翰大學以及華西協和大學等。另一種是以中國宮殿式建銷為其參老幕本,金府大學開其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