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之所以,爭著要請客,是有原因的。
因為,大家都覺得不應該讓馬世昌請。
除了馬世昌年紀大一點,其他的地方,他都不佔優勢。
因為他是36年生人,但錢立群都也不小,今年都39了,更加巧合的是,他跟姚華山一樣都是1939年1月出生。
一直以來,蘇亦都以為錢立群是這屆北大年紀最大的研究生,錢立群自己好像也如此認為。
現在才發現並非如此,在場年紀最大的還是馬世昌。
這個時候,蘇亦才想起來恢復高考之後的78級研究生,不僅沒有限制學歷,報名年齡也放寬到1935年1月1日(沒找到當年的官方檔案,只能夠以網上的回憶資料參考。),這一切都是體現了黨跟國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政策。
然而,馬世昌上學晚,他63年才大學畢業,錢立群60年就已經從人大畢業,被分配到貴州安順衛校當老師。
要論工齡,他比馬世昌還要長,就算是吳傅輝年紀也不小,他也是39年出生的,不過是十二月的獅子座,然而,人家59年就從鞍山師院畢業,比馬世昌提前工作四年。
在場眾人,年紀稍微小一點的就是溫汝敏了,然而,這哥們是公務員,當了八年的公務員,級別不算太高,但手頭頗為寬裕。
現場最慘的應該就是陳飛了。
陳飛跟溫汝敏一樣都是46年生人,然而,他既不是老師也不是公務員,當過幾年小學老師之後,被安排到會城竹場,甚至,他跟別人不太一樣,一開始高中畢業之後,根本就沒機會讀大學,當年考北大考上了卻某些原因卡死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對北大有執念,考研也要選擇北大。
也估計是這個原因,他才選擇的法律系。
陳飛的話不多,也沒有跟這些老大哥搶著請客,只是安靜地坐在旁邊幫忙擺弄餐盒,擦拭座椅,倒是把這些輔助工作消無聲息地的給幹完了。
唯一沒有心理壓力的就是蘇亦。
他跟這些老大哥都不一樣。
他是初中一畢業就直接考研。是以同等學力報考。
他啥都沒有沒有工作沒有工資,現在都是靠父母養著。
說到同等學力,後世被稱為公知的陳丹青更牛,網上流傳一個段子。
1966年小學畢業的陳丹青,1978年已是著名知青畫家。他報考中央美院研究生,報名時學歷填寫“小學”。
工作人員要他改為“同等學歷”。
這位爺還不願意,直接說,“我不具備同等學歷,學歷就是小學。”
考試他的專業分出類拔萃,外語卻得零分。他在外語考試證上寫道:“我是知青,沒上過學,不懂外語。”
就算如此,但仍被錄取。
畢竟他考的美院,而且,七十年代末,他已經小有名氣了。
美院需要他這樣的人才。
人牛是真牛,專業領域上也牛。
早年間被人津津樂道的《西藏組畫》,讓蘇亦這個半吊子的美術生也驚歎不已。
但這位爺就是不喜歡安分守己。
當然,眼前是北大的飯局,跟中央美院的人沒啥關係。
甚至,後來加入食堂午餐局的人,也跟中央美院沒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