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亦回到家中乾的第一件事,除了寫毛筆字,就是睡覺,醒來吃完晚飯,才聊正事。
所謂正事,就是他的北大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終於郵寄到家了。
此刻,正在老爺子蘇德章的手中。
蘇亦實習結束,之所以著急趕回新會,就是因為錄取通知書到了,被老爺子電報催促。
“你今天早點休息,明天要回老家掃墓,順便在老家擺升學宴。”蘇德章開始安排蘇亦接下來的幾天行程。
“明天,會不會太趕了?”蘇亦問。
蘇德章說,“不會,我看過黃曆,明天是個好日子。”
雖然不知道啥日子可以掃墓跟升學宴一起擺,但,蘇亦很明智的沒有質問。
老爺子雖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但該遵守的傳統還是會遵守,同樣,這些傳統都是經過他簡化後的傳統。
就是說,老爺子覺得今天合適掃墓今天就合適掃墓,實際上,跟黃曆無關,跟心情有關。
蘇家是一個大家庭。
爺爺蘇德章有五個孩子,三兒倆女,原本還有一個小兒子,只是十歲的時候夭折了。
所以老爺子,一向很關注子孫後代的身體狀況,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反對蘇亦去北大讀書的原因。
蘇亦的父親蘇哲是老大,一脈相承,跟老爺子一樣都是學畫畫的,讀的都是美院,順利留校美院。
實際上,老爺子早年也就讀於羊城市立師範學校本科,跟關老是同學,後來還被聘請到市立藝專教書,只是建國後才返回新會一中,期間還去過教育局任職,結果當了幾年副局長又返回一中當校長,在新會教育界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
因為,老爺子的關係,蘇家的兒女基本上都在教育系統內任職。
除他老子蘇哲在廣州外,二叔、小叔都留在新會,尤其是他二叔也是一中的老師,不過,他是教歷史的。
蘇家的繪畫技能樹從他這裡就開始拐偏,這不,蘇亦都拐到了考古方向。
至於他小叔蘇放,拐得更偏,直接跑去當兵,復原以後,就被分到公安系統。
這也是為什麼,昨天回來的時候,二叔蘇城會說小叔蘇放忙得不可開交,天天在大街上溜達的原因。
剩下兩個姑姑,反而,迴歸正規了。
大姑是小學老師。
至於小姑,跟蘇亦一樣都還在讀書,去年考上覆旦中文系,未來不出意外,應該也是一名大學老師。
所以非要說歪得最厲害的,應該就是小叔蘇放了。
然而,蘇放現在混得也不算太差。
三十五歲不到,已經是所裡的副職之一,大小都算一個領導。
蘇亦也是回到新會的第二天才見到小叔蘇放,還沒有見到人,就聽到院子外面傳來熟悉的三輪摩托的轟鳴聲。
這年代,能騎著三輪車隨處溜達的人,其實不多,而在一中家屬院,也就是蘇校長家的小兒子了。
一見到蘇亦就直接甩給他摩托車鑰匙,“別看了,想玩,就溜幾圈。”
蘇亦看著眼熱,七十年代警用三輪,不用想都知道是著名的長江750,在前世,這玩意已經是老古董了,七十年代嘛,這玩意還屬於服役年限,樣子復古,拉風,唯一的缺憾就是聲音太大了。
接過鑰匙,蘇亦就跨步上摩托車,點火,擰開油門之後,刺耳發動機轟鳴聲,尤為帶感。
準備一翻之後,蘇亦就開始招呼站在旁邊的弟弟妹妹們上車。
除了小叔之外,大姑一家也都過來了。
蘇家二代,除了小叔跟小姑,他老子還有大姑二叔都紛紛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