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這種嚴肅場合笑出來的勇士,除了沈明沒有第二人。
不過因蘇亦的少年氣盛,古運權先用北大師兄弟感情來拉關係,再透過關心蘇亦身體身體健康的名義取締他作為講解員身份的事情,最終不了了之。
古運權之所以翻車,主要是他的做法太簡單粗暴,完全就是把蘇亦當成一小孩來忽悠。
然而,蘇亦並不是小孩。
也不是普通意義上,少年氣盛的少年,他是一個有著三十歲靈魂,跟古運權同齡的成年人。
其實,蘇亦也清楚,古運權之所以要負責講解工作,應該是為了在國家文物局大領導面前露臉,畢竟有啥工作崗位,比講解員更合適呢?
不然,他一個考古隊第一副隊長,閒得慌,才跟一個小孩耍心眼。
奈何,蘇亦根本就不打算配合他。
講解員,他不願意當是一回事,被別人搶又是一回事。
古運權不想他當,他還偏要當了。
有時候,校友的關係就是這樣,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大家都相安無事,你好我好大家好,甚至還習慣性抱團取暖,排外情節極為嚴重,然而,當有利益衝突的時候,這種高校榮譽帶起來凝聚力就顯得有些脆弱。
當然,古運權跟蘇亦也沒啥利益衝突,至少現在沒有。
未來,等蘇亦畢業,返回廣東或者省博才有可能。
現在嘛,古運權這位師兄的態度還算闊達,對於這種順手而為的事情,成則矣不成他也不強求,但,蘇亦這個小師弟在他的心裡可算是掛上號了。
被蘇亦拒絕之後,古運權還拍了怕的肩膀,滿是感慨,“不愧是我們北大的學子。”
是說蘇亦心高氣傲,不知天高地厚,還是別的意思,不難猜測了。
所以,等散會的時候,不僅曹子鈞替蘇亦捏把汗,就連楊式挺也忍不住說,“年輕就是好。”
卻也不責備他。
看得出來,楊隊長也對古運權這做法不滿。
所以,河當遺址的策展講解的工作,還是由蘇亦來負責。
因為,第二天,中大考古專業的學生過來了。
帶隊的是商志譚教授,而不是梁釗韜教授。
古運權認識梁釗韜教授,卻跟商志譚沒啥私交。
商教授才不理會他這個年輕副隊長。
因為他只認蘇亦。
所以古運權也不自討沒趣。
商志譚見到蘇亦的時候,還說,“梁教授對小蘇你提議這種聯合策展工作,還是很支援的,要不是梁教授忙,今天就由他帶隊過來了。”
現在梁釗韜忙是真的忙。
他除了負責考古教研室的工作,還要呼籲恢復中大人類學系。畢竟53年中大社會學系被取消後,人類學系師生才被併入歷史學系,繼續開展人類學研究和招收研究生。
考古是梁教授的研究方向之一,然而,人類學才是梁教授的老本行。
梁教授不來,蘇亦有些遺憾,也有些慶幸。
畢竟當年自家老爺子已經透過關老的關係認識梁教授。
要不是自己堅持去讀北大,多半已經拜入梁教授的門下。
然而,至今為止,他還沒見到梁教授本人,不得說這是一種遺憾。
蘇亦說,“等返回廣州了,我應當去拜訪一下樑教授的。”
商志譚笑,“應該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