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歷史系簽到處在二樓,蘇亦只能單獨行動。
蘇亦趕到簽到處的時候,這邊已經有三個人等在這裡。
兩男一女,光看年紀都跟陳飛錢立群差不多,這種情況之下,蘇亦的存在就越發的鶴立雞群。
結果一靠近簽到桌,就看到有人朝著他招手。
是黃鶯歌!
這姑娘很熱情,“小師兄,這裡!”
她這一出聲,就越發襯托蘇亦的特殊。
“這小孩誰啊?”簽到處的學生,忍不住好奇。
黃鶯歌小聲解釋,“蘇亦,不出意外的話,他就是咱們北大年紀最小的研究生,沒有之一。”
“原來是他啊!”
眾人恍然,然後開始打量著迎面走過來的蘇亦。
五五分,黑眼睛,白襯衫,搭配著灰色的西褲,擦得鋥亮的頭層皮皮鞋,如果不去觀看那充滿稚氣的臉頰的話,活脫脫一個大人模樣。
只是那種臉太過於稚嫩了,讓無法忽略他的年紀。
蘇亦走過去,“好巧,學姐,又見面,你怎麼在這裡?”
黃鶯歌解釋,“跟昨天一樣,人手不夠,都是被老師喊過來幫忙的。”
蘇亦恍然,“學姐辛苦了。”
“又笑話我。”黃鶯歌露出好看的杏眼白了一眼,接著解釋,“小師兄你們考古專業是單獨複試的,在考古教研室那邊,一會等人到齊了,我讓考古專業的同學帶你們過去。”
北大考古專業雖然現在被歸入歷史系,卻有很強的獨立性,誰讓考古專業從成立開始就有著自己的獨立血統。
北大考古專業可以追隨到1922年的北大國學門,直到52年,新中國的院系大合併,原北大、清華、燕大三校的考古專業合併在一起組成了新的北大考古專業並且歸入了歷史系。
嗯,到了54年的時候,新中國學習蘇聯教學經驗,考古專業又改名了。
改為歷史專業考古專門化,直到57年才改回來考古專業。
北大考古專業,幾經易名,直到83年,考古專業才正式脫離歷史系,獨立建系。
實際上,不管怎麼改名,人還是那些人,新中國的考古學學科血統的傳承,始終是一脈相承,而,所謂的改名,更多是一種行政手段,而非學術範疇。
對黃鶯歌口中的考古專業單獨複試的話,蘇亦並沒有什麼異議。
生怕蘇亦著急,黃鶯歌又解釋,“這一次,咱們歷史系的研究生參加複試的人,只有八個人,結果,你們考古專業就佔了五個,其他專業的老師,可都羨慕的很。”
蘇亦哭笑不得,這個哪裡是什麼值得羨慕的事情啊,錄取名額有限的情況之下,報考的人多,就意味著競爭大。
被刷掉的可能性極大,尤其是蘇亦本身硬體條件還是最差的。
這話,還真沒有說錯,他不僅大學沒有上過,連高中也沒上過,初中同等學歷報考的北大研究生,要是不能在複試中逆襲,被刷掉的可能性極大。
這種想法,也不只有蘇亦一個人有,其他人也有,恢復高考的第一次招收研究生,尤其是北大這樣的文科巨無霸,誰也沒有信心穩上。
除了蘇亦之外,還有剩下最後一人沒有簽到。
七點二十分的時候,最後一個考生也趕到了。
嗯,一個姑娘,一個年紀比黃鶯歌還大的姑娘,叫許婉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