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鼎蛟又陪著太子殿下,還有崇禎皇帝吃過了午飯,這才出了宮門,不知為何。
雖然只是幾個簡單的小菜,卻吃得格外的有滋味。
有曹鼎蛟在現場陪著崇禎父子倆吃飯,皇帝和太子吃得特別香,每次都能多吃一兩碗,或許是被某人的吃相帶動了。
曹鼎蛟剛出宮門,參將祖寬早已經是恭候多時,雖然他現在已經身居高位,可是他還是特別聽從祖大壽祖總兵的命令。
畢恭畢敬的守著曹鼎蛟的出來,這是祖大壽親自點名要的人,他自然是十分的上心,要不是宮裡面派人把他接進了皇宮,他早就把曹鼎蛟帶回祖府了。
曹鼎蛟跟著一起來到了祖府,祖家號稱是遼東第一將門,自從李如松戰死之後,祖家就成了氣候。
祖大壽因守寧遠獲得“寧遠大捷”而升為前鋒總兵官,被派駐守錦州。
祖大壽後來隨袁崇煥入關保衛京師。崇禎由於種種原因將袁崇煥下獄。祖大壽怕受到牽連,毀山海關逃出。
崇禎命袁崇煥寫信招撫,祖大壽才返回明朝。
因為這件事,讓祖大壽和崇禎皇帝之間其實出現了一絲很大的裂痕,邊軍將領不聽調令,卻聽從地方總督的命令,這讓崇禎皇帝如何能不惱火?
祖大壽崇禎二年之後就再也沒有來過京師,後世甚至在崇禎十四年前,崇禎皇帝屢屢召見,依舊是託病不出。
雖然祖大壽最後投降了清兵,可那也是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彈盡糧絕,就連援兵洪承疇也被擊敗俘虜,所以不得不投降了清兵。
可是,在他投降之後的就沒有再出山了,洪承疇要是玩的風生水起。
……
大淩河之戰,祖大壽糧盡援絕,於是詐降,後逃往錦州城對抗清軍。清廷屢次招降不從。
由此可見,祖家還是值得信任的。
曹鼎蛟跟著祖寬一起進了祖府的大門,很快就接到了祖大壽的熱情接待,祖家一些重要的人員也在。
隨著祖大壽地位的迅速上升,祖氏滿門都獲封官職。
祖大壽的兄弟祖大樂、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澤遠、祖澤沛、祖澤盛、祖澤法、祖澤潤、祖可法等。
都是上自總兵、下至副將、參將、遊擊的各級軍官,分駐寧遠、大淩河、錦州諸城。
為表彰祖氏世代鎮遼的功勳,崇禎皇帝即位後,特命於寧遠城內敕建祖氏四世鎮遼的功德牌坊。
不過現在遼東都完了,他們也只好跟著在南京城練兵了,原本的遼東大軍也改成了禁軍,從十二萬人馬擴充到了二十萬人馬。
不過,哪怕是重金打造的關寧軍中,也只有最精銳的各府家丁才能和八旗正兵對抗。
尋常的關寧軍兵卒只能依著城堡抵抗八旗兵。至於關內那些和流寇打生打死的精兵,一旦遇上八旗兵,那基本就是有敗無勝。
打到現在,明軍上下早就患上了嚴重的八旗恐懼症。
打流賊的時候挺勇敢的部隊,遇上八旗真韃子馬上就腿軟,十分本事施展不了三成,本來能贏能保平的仗都能打成慘敗!
唯一能和八旗兵扛一下的關寧軍,也就是能憑城而戰,要在城外見了真韃子一樣腿軟。
敢和八旗當面鑼對面鼓較量一下明軍,恐怕還沒有生出來呢!曹鼎蛟這個奇葩不算在裡面。
曹鼎蛟看著祖家一眾頂著精銳盔甲的弟兄也是羨慕的緊,瞧瞧人家,人多勢眾不說,這種架勢擺出去也能嚇死人。
祖大壽開口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