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有零零碎碎,為了躲避戰亂和苛捐雜稅躲避到深山當山民的,見朝廷現在發展的這麼好,還給分土地,漸漸的也就都出來了,差不多也有個五六十萬吧。
換言之,這一年裡,僅這幾處大頭,這就是近四百萬的流民了,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兗州的總人口了。
人口是第一生產力,尤其是這多出來的四百來萬人口幾乎絕大部分都是原本從朝廷的地盤上外逃出去的,融合安置起來也少了許多麻煩。
但問題是實在太多了啊!
所以劉協一說他要修大宮殿,滿朝文武真的是一個反對的都沒有,反而全都拍手稱讚。
甚至於劉備還上表道:新建的洛陽城實在太大了,這麼大的城,貨物吞吐量一定比舊洛陽大得多,再加上飲水的需求,舊的河道是不是已經有點窄小不夠用了?
所以,是不是得好好再修一下河道?
嘿,劉備這個懂事兒的,一說這個,劉協激動得那是直拍大腿啊!
這麼好的敗家絕招我怎麼早沒想起來呢?
小時候的歷史課本上學過,由隋煬帝開鑿的運河是罪在當代,利在千秋,最終那條京杭大運河也成為了隋朝滅亡的導火索之一,卻成就了李世民的大唐盛世。
這個事兒勞民傷財,完全可以一搞啊!
不過聽說楊廣在修運河的時候修死了很多人,這個吧……在劉協想來純粹是因為工期緊張的緣故。
或許還有官吏不當人,不給河工吃飽飯的緣故。
否則劉協是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修個河還能修死人。
所以和修建宮殿一樣,咱們把工期拉長不就得了麼,朝廷沒有錢,那就慢慢修麼,今年修不完明年接著修,明年修不完後年接著修。
多大點事兒啊,如此,不是正好拖延了我統一天下的步伐了麼?我簡直就是個天才啊!
於是乎劉協自然對劉備大加讚賞,幾天之後,在劉協與各位重臣的商議之下,這修宮殿、修運河的計劃就都做出來了。
關中一代的流民,以及幷州太行山裡出來的太行賊,去修洛陽新宮,趁著現在枯水期人口修建一個巨大的人工湖,劉協給其取名為禪湖,嗯……天下人都認為這是寄希望於保佑太子劉禪可以健康成長,以安定國本的意思。
禪湖是活水湖,將直接連通洛水和洢水,會被新皇宮的宮牆切割成兩半,一半留在了後宮,嗯……因為劉協實在是想不到他修辣麼大個宮殿能用來幹啥,乾脆修個人工湖給自己當公園。
另一半則留給洛陽的市民,也修建一個公園,在外圍種上樹,也算是與民同樂,當然更重要是提供洛陽市民的淡水取用。
至於南陽、冀州、豫州、青州等地的流民,則全部打發他們修運河去,劉協打算修一條運河,將青、徐、兗、司都給連結起來,自洛陽可以直接坐大船一路不停船直抵合肥的那種,也就是後來由楊廣修建的統計區,引黃河水與淮河水相連。
當然工期拉得很長,明確提出這是一個五年,甚至十年的工程,今年咱們先開個頭,能修多少是多少,剩下的以後再慢慢修。
不像楊廣,三月動工八月就要求竣工了。
說實在的,他現在手上的流民數量,可是遠遠大於楊廣徵調的所謂百萬勞工,但他雖然也想要榨乾國家的戰爭潛力,卻不想像楊廣一樣造孽,為此,劉協甚至特意出動了校事府,專門負責反貪。
而這兩個浩大的工程建設,由於都是劉協親自設計,尚書檯直接負責,並由劉曄與糜竺兩個人擔任總負責人,所以實際上這些流民的管理工作自然也就落在了尚書檯。
卻是相當於朝廷將手直接插進了地方事務的管理之中,尤其是修河之後,朝廷還要給那些流民分配土地,大致流程肯定是這樣的:先將他們組織起來幹活兒,幹到春天了分地,並分一點種子給他們當做報酬讓他們把地給種好,種好後再重新組織起來再幹活兒,這個過程中朝廷要一直保障他們的口糧以及衣食住行等一切的事物。
這個事物,差不多可以涵蓋地方事務的八成了,也特別方便朝廷將權力伸進基層,進行一輪所謂的政治洗牌,卻是不知不覺間就完成了中央集權。
偏偏修建皇宮,需要用到大量的物資從兗州過,修建運河更是大量的穿過青州、豫州,基本上都經過曹操的地盤。
於是大家恍然大悟:哦~,原來天子的深意在這兒啊。
那麼曹操呢?他難道就會任由天子在他的地盤上如此肆無忌憚的使用權力麼?
當然會了,兗、荊、青可都是流民的重災區,目前,就連關中的流民也是大量滯留在荊州的,這事兒朝廷不出手,程昱自己完全沒辦法解決。
所以說來說去,這就只剩下一個問題了:修河道與宮殿的錢,要從哪來呢?
就算這些都是流民,你讓他們幹活,也得管飯啊,可朝廷現在的家底兒早就已經掛乾淨了。
難不成要加印一些建安新錢麼?那等到秋天的時候是不是就可以隨機挑選一位三公殺了祭天了?
所以說來說去,核心問題就一個:缺錢。
那麼缺錢要怎麼辦呢?
與天子早有“默契”的荀悅站起來道:“臣以為,應該立即恢復鹽鐵專營等制度,為國斂財,度過這段非常時期,以鹽鐵之稅,買賣勞工所需之口糧,以及明年春耕之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