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宋朝廷派來的官員,錦繡城府衙上下大小官員非常的重視。
畢竟是朝廷直接委派下來的官員,算的上是欽差,故此也不敢怠慢。
當梅笑寒再一次來到錦繡城時,不是為了遊玩來的,而是為了工作!同時也是為了組建他心中理想的領導班子。
朝廷給與了梅笑寒足夠的空間去對錦繡城進行改革和滲透,想要控制一座城市,除了用武力以外,最好的辦法就是滲透!
“滲透計劃,梅笑寒也曾有過這樣的構想,然而卻早早的便夭折了!胎死腹中,沒有得以設施下去!”
整個錦繡城十縣兩府,共有大小官員一百多人,這些官員多半都是屬於原錦繡城主薄的人。
雖然錦繡城最高行政長官多次更名,但卻換湯不換藥,多是其嫡系。
這次梅笑寒的到來,也勢必改變錦繡城的政治生態。
整個錦繡城的管轄範圍共有大梁縣、上元縣、義興縣、義陽縣、元城縣、開平縣、五原縣、廣豐縣、東川縣、鳳翔縣、烏林縣十縣和寧江和寧武兩府組成。
十縣的主薄和兩府的府裡,大小官員共計一百二十八人,分別站在寧江府錦繡城外等候著梅笑寒的到來。
楊元是錦繡城的“土皇帝”,大小事物都皆需要經過他點頭。被宋廷封為“南國公”,擁有極其大的治理權。梅笑寒的到來,對他的影響非常的大。
梅笑寒這次來錦繡城的目的是很明確的,為的就是奪回錦繡城的所有控制權。
楊元主政錦繡城,被稱為城主,現在來了一個身份和地位都不低的梅笑寒,一山容不得二虎,勢必會有一場明爭暗鬥。
梅笑寒一進入寧江府,便被大小官員簇擁著,高呼著:恭迎副城主入城!
那領頭的是騎著一個高頭大馬的副將,騎馬走到梅笑寒面前數十米,下了馬,跪在地上:“錦繡城副將王震拜見副城主!”
此人是楊元的親信,深得楊元的信任,很快就從一個馬弓手爬到了副將的位置。
“副城主!你的府衙就設在這寧江府內!”
一個住寧武,一個住寧江,一個人副城主,一個是城主。
梅笑寒一一的與諸位大小官員打著招呼,雖然所有的官員的不認識,但他還是表現的很熱情。
三天前,宋朝廷的一紙文書飛抵寧武楊元府衙之時,楊元的一口鮮血差一點噴射而出。
誰也不喜歡在自己眼皮底下多了一個妨礙自己做事情的人,當收到文書的那一刻開始,楊元便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可以為所欲為的做任何事情。
因為現在來了一個可以牽制他的人,雖然楊元依舊是錦繡城的最高長官,但是梅笑寒的是宋朝廷直接委派下來的官員,且品級並不比楊元低。
休整了幾天以後,所有的隨從和僕人以及婢女都安排妥當。
梅笑寒正式開始走馬上任,在上任以後梅笑寒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貼出了招募的資訊。
在任何一個時代,人才總是不可或缺的,除了想要招募人才,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梅笑寒對於錦繡城的狀況不是很瞭解。
最瞭解錦繡城狀況的人是農民、書生和手工業者以及社會底層人士。
所謂的招募帖,更像是江湖貼,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人和梅笑寒一樣,不看出生不看身份,只要有真才實學,便來者不拒。
連續的幾天,陸續的有人宴請梅笑寒去吃飯,送禮的送銀子,梅府大門的門檻都快被踏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