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佈街區的是數以千計的各種商號,懸掛著醒目的中文招牌,經營著來自大陸和當地生產的商品。
食品店、酒店、雜貨店、鞋店、工藝品商店......比比皆是。
但一路而來,全長不過兩公里的路上,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金店,門口豎著巨大的招牌,門面雖不大,但裝飾卻是富麗堂皇。
他以前曾聽人說過,曼谷百分之七十的金店都分佈在唐人街,能看到這麼多金店也就不足為奇了。
曼谷唐人街,在東南亞各地的唐人街中,堪稱魁首。
這座富有華夏風采的唐人街,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城。這裡的房屋大都比較古舊,但商業卻異常繁榮,經營者幾乎全是華人、華僑。
自古以來,均有大批華人移居泰國,其中尤以華東南岸的潮汕人居多。
因此濃郁地潮汕風情,是曼谷唐人街最大的特色!
汽車穿過繁花的耀華力路拐了一個彎來到石龍軍路。
一行人下車。
恍如置身於60、70年代的港島,觸目所及都是傳統的中文商號招牌,行人、車輛川流不息......
鍾師傅和他兩名徒弟在前面帶路。
他邊走邊說:
“往前走,就是武館一條街,眾多華人拳師的武館都是集中在這裡,而且這裡也幾乎都是華人,不用擔心語言不通的問題,還有......”
在鍾師傅的介紹中,一行人停在一棟老式唐樓前。
陳尚武抬眼看去,門頭上,紅底黃字的招牌上,用華文行楷書寫著“董氏武館”四個大字。
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傳來。
十多名穿著各色唐裝的師傅們相繼走出武館。
領頭的是一位大概六十多歲,精神矍鑠的老人。
“董老!”
劉暮懷朝老人拱了拱手。
“劉師傅,你不用太客氣。”
老人拱手回禮。
打量了一眼劉暮懷身後的陳尚武一行人,將目光投放在鍾師傅的身上。
看見鍾師傅點頭,老人滿是皺褶的臉上露出菊花般的笑容,熱情招呼道:
“劉師傅,還有各位師傅,快請進,先進去喝杯茶。”
一行人走進武館。
等到眾人落座,老人坐在上座,兩名穿著短衫的年輕人端著托盤來到這裡開始上茶。
老人朝坐在下首的陳尚武一行人,拱了拱手。
“老頭子在這裡代表眾多華人拳師多謝了。”
劉暮懷正了正神色。
“董老, 你這話說的太見外了,大家都是武術界的人,又都是華人拳師,理應相互幫助。”
坐在董師傅右手邊中年男人,站起身來。
“劉師傅,這話可不能這麼說,不論其它,就是各位大老遠地從港澳臺過來,我們也得領這一份情。”
“嗯,姚師傅說的對。”
老人點了點頭,呵呵笑著:
“劉師傅,這些人中我們可就只認識你一個,來的六位師傅你難道不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