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工作的事得先放上幾天了?還是先抓緊時間熟悉熟悉前世的拳法吧。”
陳尚武心中嘀咕一句後搖搖頭,然後掏出一支菸點燃,深吸一口,轉身向回家的方向走去。
“呼...”
吐出最後一口煙霧,扔掉菸頭,陳尚武這才敲門。
“小濤他們回去了。”
是陳父開的門。
“嗯。”陳尚武點了點頭,準備去天台活動活動。
陳父伸手攔住陳尚武,“今天小濤和那個陸警官來找你有什麼事嗎?”
從陸濤兩人進門,他就感覺那位陸小姐過來是來找陳尚武的。
陳尚武隨口回道:“沒什麼事情,就是問我想不想去警隊。”
陳父似乎想起了什麼,有意無意的說了一句,
“對了,先前我和你媽下去買菜時,聽到下面的街坊們閒聊,昨天來我們這鬧事的那些人的大哥貴利佬晚上被人打死在隔壁巷子口了,聽說是個戴著公仔麵具的年輕人殺的。”
“哦...死了也好,免得再來我們家找麻煩,這是阿sir操心的事。”陳尚武故作輕鬆的隨口回了一句後向天台走去。
陳父見此也不再多問,只是眼神中透著一抹思索。
“爸,你忙,我先去天台練會拳腳。”
快走兩步,陳尚武來到天台。
抹了抹額頭的冷汗,深吸口氣,才開始抱樁。
直起身,雙腳成弓步,全身緩緩放鬆。
肩部撐起、腋窩張開,肘關節與肩腕呈90度,前手與前足尖垂直,後手略低於前手,手心向後,後手與前手距離兩指,雙臂呈懷抱嬰兒狀。
陳尚武前世所練的八級拳譜中有一句話:“練拳第一步,抻筋拔骨”。
撐開大筋,拔伸骨節,使得人體中的大筋能夠得到第一步。至此筋骨已經做好筋骨齊鳴的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也就是使筋骨能夠震顫,使其發出聲音,然後筋骨發力。
陳尚武緩緩呼吸,慢慢的在此基礎上做沉肩墜肘的的微小交替動作,微弱不可聞的‘啪啪’聲從體內響起。
這也是很多傳統武術的不傳之秘‘抻筋拔骨’。透過抱樁時動靜態交替,對大臂肌和肩肌形成一個有效的牽拉刺激訓練。
在武術界,關於‘抻筋拔骨’也有很多比較形象的描述,比如:“肌膚骨節,處處張開”“在樁功的狀態下,使筋骨膨脹撐起”“半撐開的雨傘,筋似龍骨,骨如傘把,肉像雨布,骨拔筋撐”
‘撐筋拔骨’的練功方法分為外練法和內練法,這也是傳統武術中內家拳和外家拳的區別。
不過,陳尚武卻認為拳本就沒有內外家之分,只是習武的人多了,流派多了,門戶之見所形成的。
後世醫學證明,武術中的‘撐筋拔骨’就是撐開筋肉和拉筋,牽拉肌腱(抻筋)就會牽拉刺激附著在肌腱上的肌梭和和其器官感受器,而醫學中的肌腱按古時中醫的說法稱之為‘筋’。
長期的牽拉條件刺激與非條件刺激相結合就可建立一個彈力條件反射,這種強力條件反射可以增加習武者的出拳、出腿的速度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