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清河崔氏長老對望一眼,深感此言不虛。
崔氏長老崔潛問道:“族長果然見識高遠。若不是您提醒,我們還把帳算在白復身上。
我聽說,博陵崔氏對白復耿耿於懷,發下誓言要報仇雪恨。”
崔微道:“他們記恨白復也不能算錯。大主意雖然是李亨拿的,但沒有白復這員悍將,李亨也不敢如此激進行事。
漢末以降,咱們山東士族素來和關隴貴族不睦。
獨孤老閥主和長孫晏行格外高看白復這個寒門士子,甚至想將老閥主最疼愛的孫女獨孤筱重許配給白復。我當時聽說此事,還不以為然。
沒想到區區幾年,白複果然橫空出世,功勳卓著、出將入相,被朝廷倚為干城。隱然有開國元勳李靖、徐世勣昔日的風采。
不得不說,長孫晏行識人的眼光,確實在老夫之上。
不過,白復的所作所為,也應了長孫晏行對其的判斷,心狠手辣,殺氣過重。這種權臣的存在,對我們五姓七望家族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白復若成為李唐皇室的後盾,就是咱們這些世家大族的噩夢。此人執掌大權,我們山東士族就很難制約皇權,制衡天子。一旦操作不慎,博陵崔氏就是前車之鑑。”
崔氏長老崔炎眼中寒光一閃,道:“族長,既然如此,我們要不要跟博陵崔氏聯手,斬草除根……”
崔微搖搖頭,道:“如果沒有陛下給白復撐腰,白復再兇狠十倍,也掀不起大浪。
讓帝王跟白復日漸疏遠,君臣不睦才是咱們的最佳策略。
不過,這一點在當下很難做到,陛下在太子時代就跟白復頗有淵源,再加上慶王李琮臨終託孤,讓肅宗對白復的信任無以加復。
為今之計,最好是將白復調出長安,遠離陛下。
熬到太子李俶登基,以李俶對白復的憎惡,一定會讓他成為一枚無足輕重的閒子。”
崔氏長老崔勐問道:“李俶倘若登基,其胞妹青鸞公主就成了大唐的長公主。有青鸞公主從中斡旋,兩人關係會不會有轉機?”
崔微搖搖頭,道:“這一點,我也不確定。
我相信咱們能看到的問題,其他家族的老傢伙們也能洞察到。
說實話,我一直懷疑世家大族中,有幾位老奸巨猾的傢伙一直在暗中挑撥李俶和白復的關係。
李俶含著金鑰匙出生,又是年輕氣盛,很容易中了旁人的離間之計。
邊走邊看吧,如果兩人反目,咱們務必要把白復拉到咱們這邊。”
崔氏長老崔潛問道:“若此,我們豈不是會得罪已經成為帝王的李俶?”
崔微聞言,哈哈大笑,道:“皇帝算什麼?!只要咱們五姓七望家族對人選達成共識,聯手扶持,隨時可以另立一個。
但白復不同,此人乃百年難遇的將星,猶如白起韓信再生。
亂世之中,相比土地、財富等資源,人才是關鍵。
有白復這等虎將坐鎮,就能節制大唐諸軍,號令群雄。
若得白覆鼎力相助,我崔氏一族‘不王而王’!
亦或者,逐鹿中原,執天下之牛耳……”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溼寒兔。
——《李憑箜篌引》李賀(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