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下將左受大唐國恩多年,不少仍忠於李唐、不願追隨安祿山造反。只是上了賊船,身不由己。一旦戰事不利,馬上就會倒戈。
大秦能被推翻,是因為‘天下苦秦久矣’。大唐繁華似錦,百姓安居樂業,正朔在李唐這邊,安祿山絕不可能謀逆成功。
倒退一萬步說,就算安祿山真的推翻大唐,做了皇帝,他又怎會讓我榮華富慧?
狡兔死,走狗烹。自古密諜皆沒有好下場,更何況我這種吃裡扒外的雙面密諜?
我知道的秘密太多了,一旦我的價值用完了,安祿山馬上就會翻臉無情,將我凌遲處死。
試問白大人,如果是押寶大唐太子和安祿山,你會把寶押在安祿山身上嗎?”
話糙理不糙。
白復頓時對李輔國刮目相看。每一個能走到高位的人,即使是窮兇極惡之徒,也是有幾分真本事。單憑這份眼力,李輔國已經遠勝投降叛軍的宰相陳希烈、京兆尹崔光遠等朝臣。
李輔國又給自己斟了一盞茶,話鋒一轉,說回到自己身上。
李輔國道:“白大人,你可知安祿山是如何死的?”
白復眉頭一挑,反問道:“天下人皆知,安祿山是被內侍宦官李豬兒、嚴莊和其子安慶緒合謀暗殺而死。難不成還有其他?”
李輔國將茶水緩緩呷入口中,徐徐說道:“關於安祿山之死,白大人應該看過唐軍密諜的密奏吧?
自從范陽起兵以來,安祿山就患了眼疾。這病沒有緣由,來得很突然。安祿山找了無數名醫,也沒治好。起兵剛一年多,安祿山的眼睛就徹底瞎了。
此外,也恰恰是從起兵開始,安祿山身上就長出了惡瘡,並且越長越多,潰膿的面積越來越大,御醫卻照舊束手無策。
這些突如其來的疾病讓安祿山疼痛不已,遽然陷入無盡的絕望和憤怒之中。他的性格從此變得異常暴躁,動不動就鞭撻和杖打身邊之人,包括最寵信的大臣嚴莊、內侍宦官李豬兒。
至於其他朝臣、宮女和侍從,更是經常被打得遍體鱗傷,甚至一言不合,就被砍掉了腦袋……
這才導致了眾叛親離,眾親隨秘密聯手,夜半時分,將安祿山在寢帳內開膛破肚……”
說到這裡,李輔國將香茗一飲而盡,笑道:“白大人也是江湖中人,應該能猜出安祿山所中之毒吧?”
白復澹然一笑,道:“該不會是絕跡多年的‘千葉海棠’吧?”
李輔國撫掌大笑,道:“白相國果然是妙人,一點就透。若不是我這個‘暗子’暗中配合,以安祿山之詭譎狡詐,怎會中毒?
慶王李琮早料到安祿山包藏禍心,將生逆節,所以出此雷霆手段。若不是李隆基昏聵,縱虎歸山,讓安祿山返回范陽,安賊早就死在長安了!”
說到這裡,李輔國道:“大唐將相中,安祿山最忌憚王忠嗣和李林甫二人。
李林甫跟安祿山過招,幾乎可以把他當成麵人來捏,要他圓就圓,要他扁就扁,要他身首異處,安祿山就活不過三更。
王、李兩人分別離世後,安祿山就再也沒有任何顧忌了。
不過,造反也是有風險的,是要壓上全家人性命的,如果動動嘴皮子就能換來榮華富貴,誰會幹刀頭舔血的買賣。
安祿山本沒想在李隆基生前造反,李隆基待他不薄,活著對他好處更大。
李隆基也不知是腦子進水還是鬼迷心竅,對安祿山格外縱容和康慨,除了龍椅不能給外,幾乎給了安祿山作為人臣所能擁有的一切。
每次安祿山入朝覲見,都能撈個缽滿盆滿。
但李隆基年事已高,隨時都有駕崩的可能。一旦太子登基,是否還會任由安祿山坐擁三鎮?
此時,安祿山不斷透過我的情報,分析太子對其的態度。
在太子的授意下,我傳回范陽的情報真真假假,大致的判斷是,太子東宮之位及及可危,未來的儲君之位將落在榮王李琬和永王李璘的身上。
太子緩兵之計的用意很明顯,用時間換空間,等到安祿山毒發身亡,將彌天大禍化解於無形。
如果不是楊國忠這個蠢貨的神助攻,好多事根本就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