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術前會議是在一間大會議室辦的,是幾臺手術一起說的。
現場人很多,大概有二三十人,有內科和外科的人參加。
來參加這次術前會議的,醫學碩士班的學員有三人,除了吳遠以外,還有方洋洋,以及另外一個叫路軍平的男的。
三個人坐在後面,就當是旁聽了。
在術前會議開始之前,參會人員也差不多都到齊了。
雖然吳遠、方洋洋等人坐得挺靠後,顯得很低調,但還是被一些有心人發現了。
有一個男的回頭問道:“你們是哪個科室的?以前沒有看到過你們啊?”
吳遠笑了笑,沒有言語。
方洋洋看了吳遠一眼,跟那人說道;“我們是支援你們的。”
那個男的怔了怔,顯然覺得挺不靠譜的。
當然不靠譜了。
方洋洋是瞎說的。
他們的身份是外院的醫師,理論上是不能參加燕州大學附屬醫院的術前會議的。
不過有高華江教授特意找了燕州大學附屬醫院的院長,說明了此事。
他們不僅可以來參加術前會議,而且還可以發表意見。
有必要的話,進觀察室,甚至手術室都是可以的。
其實按照高華江的想法,只有可以上手術檯的外科醫生,才是合格的外科醫生。
而爭取上手術檯的機會,也是高華江對十名學員的要求。
不過吳遠覺得自己在高華江眼前表現得足夠多了,似乎不需要再爭取什麼了。
所以吳遠就決定先眯著,把機會讓給方洋洋和那個叫路軍平的人。
這時,參會人員基本上都到齊了。
特別是坐在右側的那些人,都屬於燕州大學附屬醫院裡的大佬級人物。
比如普外科的科室主任孫志忠,心胸外科的科室主任顧越明。
甚至連燕州大學附屬醫院的葉兵都在那裡坐著。
說實在的,吳遠有些不習慣這樣大的術前會議,感覺太粗獷了,開得不細緻。
而且人多嘴雜,他一句我一句說起來就沒完沒了,形成不了統一的共識。
可能這是醫大附屬醫院的傳統吧,學術氛圍比較濃。
說起來,燕州大學附屬醫院和吳遠編制所在的燕江大學附屬醫院,只差了一個字,但是兩家醫院那可是千差萬別。
燕江大學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十年前就已經被取締。
燕江大學附屬醫院現在也只是掛了個名頭了,學術氛圍什麼的早就名存實亡了。
而這燕州大學附屬醫院,卻是滿滿的學院派。
吳遠確實不太習慣,感覺搞起事情給人的感覺不怎麼專業。
這裡的科室主任和院長,普遍都有教授,副教授的頭銜,反正都是在醫科大學挺牛批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