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中一片譁然,樓有道一步邁出來,沉聲道:“臣附議!竟然敢對大唐王爺出手,這當真是無法無天!”
“臣等附議!”一大群朝臣同時揚聲道。
寧燦點了點頭,正要說話時,右都御史一步邁出來,沉聲道:“陛下三思!太湖樓雖是楚國的江湖門派,但已經投靠了大唐,武安王行事如此霸道,日後如何安伏那些投靠大唐的人?此舉豈不是讓他們寒心?”
“太湖樓投靠大唐可有證據?投靠了多少人?分別都在何處?這些人在太湖樓之中都居於何職?
若是什麼也不知道,那如何算是投靠?而且就算是投靠了大唐,江湖也不是法外之地,應當守大唐的規矩,肆意刺殺本王,這已經觸及了律令!”
寧不器沉聲道,寧楚原應了一聲:“二哥,太湖樓投靠是左相親自接待的,本王在旁協助,如何做不得數?”
“江湖人不乏忠肝義膽之人,但太湖樓盤踞楚國多年,為何會投靠大唐?左相與成王接納了他們,那就得好好管教他們,而不是任由他們在大唐放肆行事!”
寧不器點了點頭,接著轉頭看向寧燦,行了一禮道:“父皇,兒臣覺得,有江湖人投靠大唐的確是好事,只不過卻一定要受到約束,不如成立一個新的衙門,就叫六扇門。
六扇門中吸納江湖人士,制訂一些規則,化江湖力量為朝廷力量,這樣的話既能約束了他們,又能讓他們真正為朝廷、為百姓做事。”
寧燦點了點頭:“善!此事就交由武安王負責,六扇門的相關人等及早構建,之後遞上摺子來。
以後凡是投靠朝廷的江湖人都要受到六扇門節制,若是不到六扇門登記者則不認同他們已經投靠!”
寧楚原與左相互相看了一眼,目光中透著幾分的驚愕,這竟然又被寧不器擺了一道,若是六扇門由寧不器負責,那麼太湖樓就要受他的節制。
“父皇,不可!武安王說是受到了太湖樓刺殺,此事有何證據?”寧楚原急忙道。
寧不器微微一笑,揚聲道:“父皇,兒臣有證據!這裡是兒臣在凌雲樓得到的一些書信,太湖樓安排的任務,其中就提到過刺殺兒臣的事情。”
一名太監走下來接過寧不器手中的信,轉身遞給了寧燦。
寧燦低頭看了幾眼,慢慢放下信,這才輕輕道:“成王還有何話可說?”
“父皇,太湖樓人多眼雜,或許會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混進來,此事應當查個清楚,否則會冤枉一大批人的。”
寧楚原連忙說道,寧不器平靜道:“成王,我們大唐也是禮儀之國,素來尊重律令,若是太湖樓真沒有行刺之心,那就讓太湖樓及時到六扇門來報道,我自然會查證一切。”
“武安王之言有理!將大相國寺對面的那座宅子賜給六扇門,再從禁軍選出五千人編入六扇門,組建神武軍,用以鎮壓江湖人士反叛,一切由武安王來負責。”
寧燦沉聲道,接著揚聲道:“退朝!”
“退朝!”太監的聲音響起,尖細至極,迴盪在大殿之中。
寧楚原的臉色格外難看,管伯宇平靜的臉上也浮起幾分的怒意,深深看了寧不器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