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斯坦丁郊外的地穴,三頭地獄犬凋像守護的巨大石門背後,是一個廣闊得讓人驚歎的巨大地下空間。
連地面點燃的燈火的光芒都被黑暗所吞噬,只能照亮周圍的一小圈地面,照不到空間的頂棚。
抬眼望去,洞穴的上方一片黑暗,如同繁星被吞噬的深空。
在距離石門很遠的一處位置, 有一片相對於周圍更加密集的燈火,雖然將周邊的地面照出了光亮,卻仍然無法照出頂部的輪廓。
藉助搖曳的火光,可以看到地面上畫著一個巨大的魔法陣,主魔法陣又分作了十二個圓形質點法陣,以及四個界門法陣。
十字教的十二位“聖者”各站在一個質點法陣上,而四個界門法陣上則分別站立著一名徒斯使徒。
站在界門“慈悲”上的使徒名曰彌迦爾, 她有著女性的外表與姿態。
站在界門“勝利”上的使徒名曰亞納爾,是一名魁梧的使徒。
站在界門“榮耀”上的使徒名曰拉法爾,有著水銀一般的面板。
站在界門“基盤”上的使徒名曰加百利,手持一個巨大的號角。
“願世間眾人都讚頌神之名。”
彌迦爾手持一卷略微殘破的羊皮紙唸誦道。
“願你的國降臨。”亞納爾跟著她念道。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拉法爾說道。
“如同在神國一樣。”加百利說道。
“誠摯讚頌!”十二聖者一同吟誦道。
地上的法陣突然亮起了白色的光芒,繼而一束柔和的光自漆黑的天幕上降下。
白光漸漸變強,漆黑的天棚也漸漸被映照出來。
一開始,是彷佛鐘乳石一樣的無數個凸起漸漸浮現。
然而隨著白光越來越強,凸起的“鐘乳石”上的稜角漸漸變得清晰,無比龐大的天井上,竟然出現了一座倒懸的城市,垂下的一個個“鐘乳石”正是城市高聳的尖塔。
如果瑪格麗特或是阿貝爾在現場,一定能馬上認出,這座倒懸的城市是百年前尚未被第二真祖凱因夷平的朱夜帝國首都,瓦倫維尼亞城。
那如同銳矛一般高懸在法陣正上方的,是瓦倫維尼亞朱夜城堡的鐘樓,稍微比鐘樓矮一點的華麗露臺,是莉莉絲的硃紅王座。
每一個凸起的“鐘乳石”都展現出了原貌——那是瓦倫維尼亞的一座座華麗的建築。
而在最頂部, 一條條鋪砌得十分平整的黑曜石磚路上,還倒懸著無數的人形,他們的面板都是灰黑色的, 而且都定格不動。
最奇妙的是,朱夜王城前的廣場上,莉莉絲凋像前的噴泉邊,有一個被噴泉濺到了水而躍起的孩子,就那樣高懸在半空中,沒有任何支撐,既不下落,也不“掉回”天井。
然而,隨著白光的繼續變強,倒懸的瓦倫維尼亞城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構成朱夜王城建築主體的黑曜石開始變白,廊簷上倒懸的栩栩如生的夜魔凋像也變成了展翼的純白使徒。
鐘樓上巨大的錶盤上也出現了華麗的十字架底紋,城中一些尖銳有攻擊性的建築風格也轉化成了類似於已經被毀的洛穆路斯大聖堂那樣的柔和線條。
血族的瓦倫維尼亞正轉變成十字教的風格。
這時,地上的主法陣突然爆散開一團氣流,並迅速散開,同時地面也伴隨著氣流的圓形視界轉化成了蔚藍的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