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乒乓球拍,有好幾個無膠皮無海綿的“金剛板”。
這就是為什麼陳明這種乒乓愛好者要自己帶拍子。
不過球還是可以用的。
陳明拿了兩隻乒乓球,手一揮:
“球在手,跟我走!”
為數不多的乒乓球檯便迅速被七班的人佔滿,五班的人只能作為客人加入。
林小賢在羽毛球佇列。
蓉城二中本來是有羽毛球場的。
但是後來有校友贈送了一座孔子像,沒地方放,學校找大仙算了算風水之後,就佔用了原來的羽毛球場。
因此,林小賢他們打羽毛球的時候,就只能自己規劃一下場地,用三件校服擺在地上作為邊界和中點。
附近只有李馳一個男生帶了校服,沒辦法,女生也只好貢獻兩件出來。
還好地上灰塵不多。
“31,下!該我了!”
“蘇元都連勝了!”
輸三顆球換人的打法不知道是哪個天才發明的。
節奏快,兼具競技性和娛樂性,很適合人多的時候打。
但是,林小賢需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實力。
不然很可能打破規則,成為老下不了場的擂主。
“撿球。”
“沒過線,你撿。”
李馳用拍子把球一撇。
“過了,你撿。”
馬薇薇又把球撇回去。
“你撿。”
“你撿!”
“你撿!!”
“你撿!!!”
“你撿!!!!”
“你撿!!!!!”
對戰雙方撇過來撇過去的,不知不覺已經把球撇起來重新打了,但是嘴上還在繼續鬥。
放鬆的時間總是短暫。
吹哨集合的時候,天氣也突然變了,有陰雲和細細的小雨點飄起來。
一陣風吹來,林小賢打了個哆嗦,汗水被冷風一吹,起了一層雞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