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魚館的裝扮屬於復古風格,很像古樓,上面還掛著兩個魚形的大紅燈籠。
一看他們走近,立刻有古裝Cosplay的服務人員迎了上來。
“兩位裡面請,我們這是百年老店,包你們滿意。”
“二樓有雅座,請。”
來到一間單獨的小隔間,環境倒是清幽,內部裝點也算雅緻,也沒有放那種很吵的音樂。
他們坐了下來,點了幾樣招牌菜,服務員就出去了。
“你說他們的鰣魚是養殖的,還是私自捕捉的?”
江潤想了想,回應道:“鰣魚是長江三鮮之首,在三百多年前曾經因為過度捕撈,幾乎滅絕,而在那之後的百年,因為技術、管理、政策等各方面的改善,鰣魚終於又繁衍了起來,翻騰在江水中,這是一種幸運。”
“現在,關於魚類包括其他野生生物的捕捉,在華國各地區都有明確的立法與監管,執法更是嚴格。”
“這段時間,正趕在產卵期,限捕令上的條例寫的清清楚楚,漁民大多數都簽了字,這店開在這個位置,大機率不敢明目張膽的犯法,所以,店裡面的鰣魚應該是養殖的。”
“網上點評說這家魚館有點門道,值得期待。”
江菱水靈的眼睛眨了眨,掰開手指算道,“張愛玲在《紅樓夢魘》中說到她一生有三大恨事,宋人彭淵材在《冷齋夜話》中書了五大恨事。”
“張愛玲女士恨鰣魚多刺,彭淵材也恨鰣魚多骨。”
聽了她的話,江潤笑道,“記得這麼清楚,看來你是饞了。”
“不過,我也看過到一篇很有趣的雜談,那是來自八九十年代江浙地區人的回憶錄,他們是這麼說的。”
——摘自《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回憶錄》
——記得在我小時候,家裡面捕撈到鰣魚,稍微清洗後直接斬塊,然後蓋上豬網油清蒸,那滋味,這輩子都忘不掉!
……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吃貨們的近代記憶,確實讓人浮想聯翩。
……
鰣魚肉質鮮嫩,滋味肥美,可補虛益氣,清熱解毒,是無數老饕客的夢中佳餚。
當菜端上來的時候,店員關上門,把周圍特殊的魚燈點亮,烘托出了幾許意境。
鍋爐下面火光微醺,宛如江中漁火。
“乾杯。”
“嗯,幹。”
……
對於五感極為敏銳的江潤和江菱來說,一些獨特的風味更容易在味蕾上綻放。
唇舌上,能夠感受到時隔百年後的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