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牙切齒對還站在後面的常心昊道“常大人,快不快過來!還要某去請你,古公子及冠禮耽誤不得。”
常心昊這才不情不願的挪動腳步。
再問賢良,考察的是行事和品行,這方面應由地方督察府督查司,查詢案宗,結合本人行事,給予一個不高不低的評價。
在評定過程中,會寫下評語,一般而言,會用中性詞,畢竟世家子及冠前又能做多少事,往往世家子在再問賢良這一環節,評級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
都察院官員上前,這時候古天幟作為主持應該及時引出再問賢良環節。
不過他不著急說話,等了一等。
程德君勉強一拱手道“古長老,再問賢良是否應該開始?”
要想及冠禮具有效力,所有東西必須在主持人主持下才可以,要不然程德君大人才懶得等待。
晾了他一會,古天幟才說“程大人心平氣和否?”
他敷衍了點了點頭,古天幟也知道此人鐵了心不想古東平及冠禮好過,說道“冠者三問第二問,再問賢良始,就交給督察部二位了。”
程德君冷笑的看了看下面的人,從常心昊手中拿來一張紙單。
他不懷好意道“再問賢良,先定行事,因事定品!”
一件件或大或小的事,從程德君口中說出,地方督察府可以調動的只有自家案宗。
但是都察院有權利調動城主府宗卷,古家非核心宗卷,軍部非機密宗卷等等,在加上地方督察府網線交織,對於訊息的捕獲能力,是官方勢力中數一數二的。
連古東平都想不到再問賢良的奇葩程度。
只見程德君不管下面人反應,一字一句念道:
“古東平一十七年來,從古氏學堂啟蒙,功課不墜,可稱勤”
.......
“之後歷練,於行藏一行,獨自逃脫,可稱不義”
........
“剿滅鬣狗行藏一事,借用張強和僵衛力量,有小巧”
........
“虎威幫一事,殺伐殘酷,任性妄為,可稱靈”
大大小小竟然有近百件事,這得費了多大心力!
一個世家子的評語中重要的不是對於堅持,勤奮諸如此類的字樣,而是智慧、勇武這種對文治、武功充分肯定的這一類形容詞。
程德君顯然知道,或者是說他背後幫他潤筆的人知道如何直至世家子的要害。
所有褒義評價不放過“笨鳥先飛”,“奇巧”,“小巧”,“善於借勢”這些含義的字眼,極致避免“運籌帷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