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後修改重複的部分。)
所有課堂都是開放性的。
你想什麼,自己來選,修到了足夠的分就可以畢業,一門課程,你掌握到不同的深度,就有著不同的分。
同一門課程,也會有不同的老師授課,選你自己喜好的來。
你也可以不上課。
生的時間極其自由,可你如果不自律,年齡超過12歲,平均績點低於紅線,那就會直接被登出籍,在這一條上沒有任何情面可言。
總之。
曙光城奉行“因材施教”、“勤能補拙”,不夠聰明還不用心習的,也沒必要繼續讀書了,你可以去做點別的事情。
“曙光城沒有歷,都是按績話。”
“就連那些教授、研究員都是按照積分話……園區的競爭壓力,比江城大高了很多倍。”
“當然,習氛圍和研究氛圍的確是最頂尖的。”
作為霸,林澗僅僅是去報了個名,就感受到了園區的競爭壓力,能夠想象到,混子、渣在這裡會有多麼難受了。
當然。
這不是那些人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權利,園區所有課程都是開放的,沒有籍的社會人士已經可以選課來聽。
唯一的區別就是……只能站著。
回憶了下江城大的狀況,林澗敢保證,要是按照園區的標準來,那肯定是哀嚎遍野。
畢竟超過90%的生,都是在摸魚……
炎帝國的教育體系,與幻想降臨前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唯一的變化就在於,帝國承擔了費,這直接就解救了歐美生那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貸。
對於華夏人來,卻沒什麼用。
教育市場化、快樂教育、減負,校裡能夠到的東西越來越少,只有在課外輔導中才能到精髓,才能考上好大。
進了大,就是享受花花世界,各種活動,各種社團……習,並非是重心。
畢竟。
那句流傳甚廣的謊言,依舊發揮著作用上大就可以玩了。
這是基礎教育壓榨後的報復性娛樂,也是華夏高等教育的缺陷,許多專業連立意都不明,一家家都想辦綜合性大,偏偏資源實力又不夠……
林澗可以,絕大多數本科生畢業後,其實算不上專業人才。
對比之下。
曙光城的教育體系就要強出太多,可是這麼強的教育體系,是堆積了半個世界的科研資源,每年二十萬億的資金投入所帶來的。
帝國政府就算想搞這一套,都要掂量掂量是否能夠負擔得起。
、研、產。
這一套的完整閉環的建立,才是曙光城的立身之本,它不光是武聖地,更是世界的科技中心,未來還有可能是金融中心。
金融誕生的目的是用來排程資源,協助發展的。
但世界上的金融行業已經走偏,成為了零和博弈的戰場,也就是賭博。
真正需要資金、資源的企業、產業,卻少之又少的能夠收到金融的助力。